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认识正负数
一、教材分析
《正负数 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懂得一些负数的知识,而 拓宽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首先,对教材的编排作了重新的审 视。在教材编排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学习负数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经历“具体情境中的数——解释数的意义”这样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通过观察生活 中的温度计、海拔高度、盈亏、收支、增减及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 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
二、学生分析
这部分内 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或听说过负数,从生活中 学数学,又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另外,学生经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这些 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Ppt课件
。
在情境创设部分,把信息图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显得更直观。在探究环节以课件的形式呈现探究提示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2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
在汇报环节,在学生汇报后,课件同步展示了探究过程,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使教学过程清晰化。
。
在巩固应用环节,用课件及图片呈现问题,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并通过提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思路清晰化。而且在学生回答后再次以课件的形式出示答案,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游戏导入: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说反正话》。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前(后)
向前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
10月份,商店赚了3万元。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意思相反的情况存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向后走200米。
下降15层。
取出了500元。
亏了3万元。
正负数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