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运动与力
力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性质: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定同时存在)
2、力产生的条件: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3、力作用的方式:接触或不接触。
(二)、力的单位
1、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1牛。
(三)、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四)、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方向、作用点
2、力的表示方法: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矢量)
(五)、三种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重力:万有引力(由于地球吸引使物体受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作用点使重心(物体几何中心)
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运动和力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或者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涉及的公式:v=s/t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维持运动的原因。
(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能量守恒,前后联系)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惯性是物体的性质,永远存在。
(四)、二力平衡
等大、反向、共线
注意: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的区别
(五)、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某个力的作用效果=另外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这个力叫做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求合力的过程叫做二力合成
(五)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不受力
受平衡力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运动速度
或者运动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运动与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