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校园小主人
--大家一起做环保
平桥区外国语小学 陈巍
教学目标:
通过关注身边的垃圾,从垃圾的产生、危害、分类处理等活动来认识环境问题。
通过对美的环境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周围的环境”的意识,为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出主意,培养主人翁意识。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德育目标
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难点:
1.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教课书、调查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近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因此,人类必须保护环境。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二、交流讨论
我们生存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影响?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够,在垃圾处理和利用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土壤,使水土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如何处理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呢?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垃圾的调查,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危害和处理情况,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始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三、调查研究
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计二份调查表,一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分为几类?有什么危害?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第二份是“学校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调查。”(你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
(1)家庭垃圾调查
首先从自己的家开始调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连续记录一周后作出统计。
(问题)这些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可以从网上查找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的资料。
一个家庭有这么多垃圾,那么一个学校呢?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垃圾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2)学校垃圾的调查
1、校园的各种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2、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我们的卫生习惯所形成的,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使我们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呢
3、校园的这些垃圾你认为怎样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用什么样的形式保护环境)
四、汇报交流
学生们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
1、垃圾的危害:
学生们搜集整理垃圾有4大危害:依次为
⑴果皮会使人摔倒;毛皮、废纸影响美观;金属类垃圾会刺破车袋;塑料袋埋入地下会影响植物生长。
⑵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了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病。
⑶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成恶臭,从而污染大气。
⑷垃圾会侵占大量土地。堆积成大量的垃圾堆。
此处用强有力的数字说明垃圾的危害这么巨大,坚定学生的环保意识。
2、垃圾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
我是校园小主人[4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