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家务劳动我能行
淮安市车桥镇金陈小学 王正明
一、活动设计说明
家务劳动可以让学生获得自身发展,促进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提到家务劳动,孩子和父母各执一词。父母说,如今的孩子变懒了,不愿帮父母做家务;学生则抱怨,是父母不让自己做家务。有调查显示,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孩子仅占1/4且每天劳动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关专家指出,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会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如果不让孩子做家务会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等不良习惯,会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主题活动为“家务劳动我能行”,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务劳动,懂得承担家庭责任,学做家务劳动。通过调查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家务劳动能力、自我服务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务劳动我知道”“家务劳动我来学”“家用电器我会用”三个部分。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为活动的第一板块为“家务劳动我知道”,以“家庭树”的形式,让学生填一填家庭成员担的不同家务,然后用“说一说”“查一查”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家庭成员,应该承相应的家务劳动,树立起简单的家庭责任感。
本活动涉及的调查法有两种——跟踪调查法和一般调查法。其中,跟踪调查法是指围绕同一内容,对同一调查对在不同时间连续多次展开调查。跟踪调查具有规划性强、调查对象稳定、调查结果更有值等特点。
二、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家人劳动的辛苦,增进对家人的认识,懂得体谅和关爱家庭成员。
,知道人人有义务参加家务劳动;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细心、负责的态度。
(二)能力目标
,了解家人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的家务劳动并用各种方法搜集、记录研究信息。
,围绕主题,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口头表达,并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能根据活动任务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自我或他人作出合理评价。
(三)方法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了解跟踪调查的方法;对家人进行跟踪调查,并完成跟踪调查记录表。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二)学习准备
调查家庭成员承担的家务劳动,了解家务劳动的种类、方法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你们家里,有哪些具体的家务劳动?主要是谁承担的?把相应的内容填在“家庭树”上。
(二)我的发现
观察“家庭树”,你有哪些发现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要求:①按照顺序轮流说。②别人说过的内容尽量不重复。③组长组织好小组讨论。
。
教师小结:看来,家务劳动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家都应该帮助家人分担家务,可是一天的家务劳动到底有多少呢?一周的家务劳动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呢?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家,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老师带来了一个好的方法:调查法。
(三)认识“跟踪调查法”
“跟踪调查”。
调查法
活动主题:家务劳动我能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