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年谱白居易年谱唐代宗大历七年壬子( 772 ) 香山白公是年正月二十日生于郑州新郑县,公祖鍠县府君所居也。生六、七月,乳母抱立屏下指“之”、“无”二字,百试不差。大历十二年丁巳( 777 ) 公年六岁,便学为诗。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 780 ) 公年九岁,始识声韵。贞元十年甲戌( 794 ) 五月,襄州府君卒于襄阳官舍。公年二十三岁。贞元十五年已卯( 799 ) 公年二十八岁。其兄幼文任浮梁主簿。是年秋始举进士, 为宣城守试《射中鹄赋》。贞元十六年庚辰( 800 ) 公拔萃甲科中春官第。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等赋及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贞元十七年辛巳( 801 ) 是年,公在徐州符离。贞元十八年壬午( 802 ) 是年,左丞相珣瑜领选部,公试判拔萃科,及第。贞元十九年癸未( 803 ) 公三十二岁。写《养竹记》。是年春,授校书郎。始居于长安,得常乐里故关相国之东亭而处之。选制以十一月为期至三月毕,故也。贞元二十年甲申( 804 ) 公为校书郎,移家秦中,卜居渭上。唐宪宗元和元年丙戌( 806 ) 是年, 公罢校书郎, 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策入四等, 授盩厔尉。元和二年丁亥( 807 ) 公试进士。试毕, 为集贤院校理。十一月, 召入翰林院试文。十二月, 授翰林院学士。元和三年戊子( 808 ) 公年三十七岁。四月二十八日, 为制策考官, 除左拾遗。上疏论王锷赂谋宰相。元和四年已丑( 809 ) 闰三月, 天久旱, 公乞免江淮两域赋以救荒瘠。上悉从之, 制下而雨。又论《裴均违制进奉银器一千五百余两》、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请以私钱六百万为魏徵赎故第。公奏言: 事关激劝, 宜出朝廷。而师道不当掠美。又论承璀中使不当为制将统领。元和五年庚寅( 810 ) 公上疏救元稹, 左降不报。是年当改官, 诏自择, 公乞如姜公辅奉养例,遂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元和六年辛卯( 811 ) 是年四月五日, 太夫人陈氏卒。公退位渭上。始公祖鍠卒长安窆下邑里, 祖母薛氏窆新郑, 襄州府君窆襄阳, 小弟幼美窆徐州符离。至是皆迁护于下邽。以十一月初八日襄事。而陈夫人附焉。七年、八年公居渭村。元和九年甲午( 814 ) 公是年四十三岁,秋八月公入朝,拜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乙未( 815 ) 公上疏请捕刺武相贼。宰相以宫官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诬公者, 言其母看花坠井死而作赏花及新井诗。奏贬江州司马。裴晋公后验此诗是公之在盩厔尉时所作, 隔官三政不同时, 方信无看花坠井事。后奏除河南尹、刑部侍郎事皆晋公所拟。元和十二年丁酉( 817 ) 公在江州,于香炉峰下筑草堂。年四十六岁,是年,公兄幼文卒。元和十三年戊戌( 818 ) 是年十二月二十日, 除忠州刺史。至十四年三月谢表云: 臣以去年十二月二十日伏奉敕旨, 授臣忠州刺史, 以今月二十八日到本州。当日上讫。元和十四年己亥( 819 ) 春,自浔阳浮江上峡。三月舟至夷陵。会元稹自通州转虢州长史,于峡州西二十里黄牛峡口石洞中置酒赋诗,三日别去。元和十五年庚子( 820 ) 夏,公为南宾太守,在西南隅建置荔枝楼。是年冬,自忠州诏选,拜尚书司门员外郎。十二月二十八日,转主客郎中、知制诰。穆宗长庆元年辛丑( 821 ) 公是年加朝散大夫, 著绯, 又转上柱国。四月, 充考试进士官。与钱徵主试下及第郑郎等一十四人, 李宗闵婿、杨汝士弟皆及第。李德裕、元稹与宗闵有隙, 因同李绅言于上, 以为不公。是时诏公同中书舍人王起重试。自此,裕、闵各分朋党。是年秋,公奉命宣谕魏博军。田布遗绢五百,公不受。十月,转中书舍人。是年,公弟行简授拾遗, 从弟敏中及第。长庆二年壬寅( 822 ) 公年五十一岁。时, 河朔又乱, 公连上疏言军事及时政,皆不见用。始求外任官。七月,授杭州刺史。时汴河未通, 取襄阳路赴任。水陆七千里,十月至杭州。长庆四年甲辰( 824 ) 公在杭州筑堤捍湖, 浚李泌六井, 民始得汲。是年秩满, 以五月去杭州,授右庶子宾客分司东都,居洛中履道里,得常侍杨凭宅。敬宗宝历元年乙巳( 825 ) 三月初四日,除苏州刺史,五月初五日至任。宝历二年丙午( 826 ) 公年五十五岁, 以病免郡事。行舟而归, 老幼哭送, 不忍别去。是年冬,公弟行简卒。文宗大和元年丁未( 827 ) 诏为秘书监,赐紫金鱼袋。十月上诞节,诏公与安国寺沙门义竹、太清宫道士杨弘元,三教对御讲论,在麟德殿中。大和二年戊申( 828 ) 正月,授刑部侍郎。是岁大有年诏出城观稼。大和三年己酉( 829 ) 春, 公以病免官, 授太子宾客, 分司东都。是年生子阿崔。公年五十八岁。大和四年庚戌( 830 ) 十二月除河南尹。大和五年辛亥( 831 ) 公为河南尹,封公为晋阳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是年公子阿崔亡。大和六
白居易年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