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设计】向心力教学设计-向心力-物理-高中-高海兵-.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向心力教学设计-向心力-物理-高中-高海兵-3708830008 向心力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公式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
圆锥摆实验装置,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知道了如何描述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向心力。
(二)进行新课
1、向心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向心力”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举出几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说明这些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
2、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列举并分析实例,体会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投影向心力表达式:或
点评: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实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实验器材有哪些?
2、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4、实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见解,点评、总结。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独立验证。
点评:让学生亲历实验验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可靠性作出评估。
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1、实验的过程中,多项测量都是粗略的,存在较大的误差,用两个方法得到的力并不严格相等。
2、通过实验我们还体会到,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具有某种性质的力来命名的。它是效果力,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圆锥摆实验中,向心力是小球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还可以理解为是细线拉力在水平面内的一个分力。
教师活动:实例分析:说明以下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中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
1、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2、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3、在圆盘上放一个小物块,使小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分

【教学设计】向心力教学设计-向心力-物理-高中-高海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52 KB
  • 时间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