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十二五计划.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十二五计划“十二五”规划中国是从 1953 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2011-2015 年。目录规划进展综述前期研究意义内容要求工作安排规划特色综述富民任务政府变革相关报道解读建议建议公布城市发展推进物联网水电未冷落重大选题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相关书籍《领导》双月刊 2009 年第五期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人民日报解读十二五规划社保网越织越密做大切好收入蛋糕缓解看病难和贵人口也要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 相关音像作品变革中国——解读中国经济“十二五”规划进展综述前期研究意义内容要求工作安排规划特色综述富民任务政府变革相关报道解读建议建议公布城市发展推进物联网水电未冷落重大选题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相关书籍《领导》双月刊 2009 年第五期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人民日报解读十二五规划社保网越织越密做大切好收入蛋糕缓解看病难和贵人口也要均衡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 相关音像作品变革中国——解读中国经济“十二五”展开会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2)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 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森林覆盖率, 增加蓄积量, 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2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 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24)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 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 严格用途管制, 健全节约土地标准, 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高度重视水安全, 建设节水型社会, 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鼓励海水淡化,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25)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加强综合治理, 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 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 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执法监督, 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 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26) 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好草原和湿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 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 增强城乡防洪能力。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

十二五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