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答案.doc专题十二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 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上,这个最大数量是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 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 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无K值,C错误。由于食物的影 响,植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错误。
[答案]A
[解析]e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保护鱼类资源,捕捞 的最佳时机是K/2处,即c点;防治虫害应在b点;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 化。
[答案]A
[解析]由于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因 此,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环境容纳量即K值,受到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环境阻力在d点之前就已经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对应K/2值),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 于种群数量的快速恢复。
[答案]B
[解析]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在t2~t3时间内大于0,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 亡率,A项错;t3~t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与甲种 群的年龄组成不同,B项正确;甲种群密度最大应在t3时,乙种群密度最大应在 t5时,C项错;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之前就应防治,D项错。
[答案]A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玉米植株平均株高在9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但无 法知道玉米的种群数量是否达到最大值,B项错误。任何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 C项错误。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 cm后不再增长也可能是其遗传特性决定的, D项错误。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B项错误; 植物病毒V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毒,因此病毒V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 水稻和病毒V是寄生关系,C、D项错误。
[答案]B
[解析]同种生物个体间生存斗争是个体间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种群密度 越大,生存斗争越激烈,1972年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生存斗争更激烈,所以 A错误;1971年种子萌发到幼苗阶段死亡率大约为土而幼苗至成熟期死亡率约
为;,所以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注意随机取样,计算全部样方数据的平均值, 所以C错误;据图示所给定分析,该种群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不能构成“S”型 增长,所以D错误。
[答案]B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幼虫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丰富度是指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而图中落叶松是一个物种,故B错误;幼虫的活动能 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由图可知幼虫的数量 变化并不会立即影响松树的松针长度,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 后性,D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不论哪种生态系统都有三大功能, 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也不例外,而信息传递 能调节种间关系,因此A对。营养级是根据食物链划分,而不是根据植物、动 物、人划分。动物中会有第二、三、四营养级,因此B错。任何生态系统都有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调节能力大小有区别,C错。在一个自然生态中,流经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城市生态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粮 食、
生物与环境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