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
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一般的脑梗死,当天
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
高颅压, 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
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
疗晚, 康复结局差, 合并症多。 一般说, 3 月内, 神经功能恢复最快,
半年后仍有恢复, 1 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 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 1 个月、 中症患者不超过 3 个
月;重症患者不超过 6 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 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
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 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 X 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 HIV 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1、脑脊液检查。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 / 低压或脑脊液
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 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
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
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 ③出现意识障碍时; ④需 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 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 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M 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
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
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SPEC)T、 功能性磁共振 ( FMR)I
等特殊贵重检查。
四、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
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
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
4、高压氧治疗(受伤时间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 )
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
用或手术治疗 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
配置等。
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 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
上述并发症, 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 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
五、医疗康复规范
( 一) 、 功能评价入院后 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 住院期间根据功能
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 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
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 认知障碍、 情绪障碍、
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价项目
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Brunnstrom 评价、 Fugl-Meyer 评价( FMA) 、
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F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 调评价、 肢体形态评价、 上肢功能评价、 日常生活活动 ( ADL) 评价、
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 析。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
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 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
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 、人格评价、 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
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
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 5 、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
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