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基本认识】任何一个组织欲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命和价值追求,必须在未来的不同时期都具有数量合适、质量恰当、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公共部门也不例外。人力资源规划正是立足公共部门之战略目标,从公共部门整体的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科学地预测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并以此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
第1页/共108页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完本章后,应该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主要方法,以及使个人与组织共同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熟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了解职业锚、职业发展理论等。
【基本概念】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应预测;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回归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职业生涯;职业锚;职业梯;工作—家庭平衡计划
第2页/共108页
【重点】
;
;
;
【难点】
;
;
。
第3页/共108页
人力资源规划系统
组织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信息
供给预测
需求预测
总体规划
行动规划
工作信息
人员信息
市场信息
补充规划
晋升规划
分配规划
薪酬福利规划
发展规划
工作—生活质量规划
反馈
控制与检查
第4页/共108页
引导案例:杭州市十一五人才规划
一、“十一五”人才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现实基础
1、人才工作得到高度重视。
2、人才总量稳步增长。
3、人才结构更趋合理。
4、人才智力引进工作重点突出。
5、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6、人才市场体系日趋健全。
7、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8、人才政策环境得到优化。
第5页/共108页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着不少亟待完善、创新、提升的方面:一是人才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还不相适应,人才还不高;二是载体集聚能力还不强,吸引高层次领军人才的载体缺乏;三是相对较高的居住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集聚。
(二)“十一五”期间人才发展面临的形势
1、人才竞争国际化,亟待建立高效创新的人才机制。
2、区域要素再分配,依靠有效实施人才战略赢得先机。
3、杭州发展的新任务,要求充足高质的人才队伍相匹配。
二、“十一五”人才发展的与目标体系
1、人才总量目标。到2010年,全市按现行人才统计口径人才总量达到120万左右(含省部属单位),其中市及市以下单位人才总量达到100万左右,平均每年增长8%以上,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比重达到1600人以上,人才拥有率力争达到。
第6页/共108页
2、人才结构目标。到2010年,在全市人才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80%以上,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比重达到7%以上,全市一、二、三产业人才分别占人才总量的4%、%%。
3、人才引进目标。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引进人才数量递增8%以上,平均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000名以上,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名以上,聘请国(境)外专家100人次以上。4、人才培养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有计划地选送优秀党政干部到美、英等发达国家攻读MPA课程;每年选派400名以上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45%以上。“十一五”期间培养一支3000名高级职业经理、100名省内外知名、50名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队伍;以滚动实施“131”人才培养计划为龙头,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专业技术骨干1400名,培训公务员37000人次、紧缺人才2万名、农村实用人才4万名、高技能人才1万名。
第7页/共108页
、地位、种类和程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对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制定出满足该需求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相应政策、经费预算等,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需求的管理活动过程。
第8页/共108页
,发挥纽带作用
,提高积极性。
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PPT教案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