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
♦因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以颜色命名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其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网状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
♦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发于小腿者,称流火
♦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
感染:病人常先有皮肤或粘膜的某种病损,如皮肤病损、足廯、口腔溃疡、鼻窦炎等,发病后淋巴管网分布区域的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引流区淋巴结也常累及,病变蔓延很快,全身反应剧烈,但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治愈后容易复发。
免疫功能降低:本病多在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以及酗酒者均可成为本病的发病诱因,婴儿如发生丹毒可致败血症,死亡率较高。
其他因素: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综合症皆可成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潜伏期2~5天。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不适和恶心。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常见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结炎。也可出现脓包、水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好发于小腿、颜面部。
一、祛除病因,预防为主。
、鼻前庭及外耳道感染
二、全身治疗
,选用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还可以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可适当予退烧药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丹毒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