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手工》第二课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手工》第二课时
洛阳市涧西区天香小学 刘颖
教材分析:
王京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李良做手工有特长。过新年布置教室时,两个人却发愁了。王京不知道该做什么,李良做的灯笼很漂亮,可白白的灯罩上缺少色彩。李良想到了两个人合作的主意。李良做的漂亮的灯笼上配上王京画的美丽的图画,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他们俩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
  这篇贴近儿童生活又极具时代意义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生词,会写生字“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做手工》,看老师写课题。(生书空)学习生字
“灯”。指导生观察“灯”在田字格里的写法,
2、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学习课文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出“合作”
1、上节课我们已经借助拼音这个小拐杖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词。
2、听写。(提示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足安;横平竖直,大大方方)
3、对照大屏幕,同桌交换评价,写得对请你夸夸他,为他鼓鼓掌,出了错请你帮帮他,一起合作完成这件事。
4、读一读这些词语。
5、词语读得好,课文一定能读好。自己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交流。板书:王京 李良 合作
学法指导:像这样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洁的语言就帮助大家搞清楚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真不错,这样就能把长长的文章读短,把厚厚的书读薄。
6、什么是“合作”?理解“合作”的意思,学生交流,学法指导(查字典)。
7、刚才听写生词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合作批改,互相帮助学习,老师真为你们的合作感到高兴。那课文中的王京和李良合作的情况怎么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学习。
了解合作的原因
王京和李良为什么要合作呢?你能找到他们合作的原因吗?
①了解这两个人:你能用文中语言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分别有什么特长吗?
(板书:小画家 手很巧)
②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了解王京的特长,范读,引导学生理解“公认”。
A、什么叫“公认”?怎么理解?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来读一读吗?找近义词理解“赞扬(学法指导)
(举例:咱们班谁学习最好?大家一致认为谁学习好,这就叫“公认”)学法指导: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词语是很好的解词方法。
B、这段中把王京的特长写的这么具体,清楚,是因为它还用上了一组词语“不光......还......”,练习用上这组词语说话。
③出示第三自然段,了解李良的特长。咱们再来认识一下巧手的李良。
A、连线练习,体会李良手很巧,会捏泥人,会做飞机模型,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练读,进而体会动词的用法,能使表述更为准确,更能感受到李良的手巧。
B、说一说李良这双巧手还会做什么手工,进一步体会动词的妙用。
③、新年到了,大家布置教室。出示李良做的白色灯笼照片,学生观察,评价。(美中不足没图案,没色彩)
引导理解“烦恼”,说说自己的烦恼。
学法指导: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也是

《做手工》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