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 极 心 理 暗 示
说课稿
设计理念: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而在平时的教学、心理辅导、查看信息采集表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评价,不自觉的运用消极心理暗示,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心与学习生活。而心理暗示具有神奇的力量,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他们的行动力;消极心理暗示则会影响自我统一性的完成,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设计本课的目的,尝试通过辅导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暗示的双重作用,转化消极暗示,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自信,让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暗示的含义;
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游戏,体验暗示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案例解析,加深对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积极暗示的方法
难点:觉察并转化自己身上的消极暗示,将积极暗示的方法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游戏法、故事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氢气球与铅球
师:很高兴能来到这里给大家上心理健康课,在本节课里我们将要认识一种心理现象及它的作用,并将它运用到我们学习、生活中。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游戏对它进行初步的感知。
请全体同学起立,现在请将你的双手伸直平放在胸前,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轻轻的闭上你们的眼睛,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慢慢地吸气,慢慢地呼气。现在我将在你们的左手放一个很轻的氢气球,在你们的右手放一个很沉的铅球。随着时间流逝,左手的氢气球在慢慢地膨胀着,变得很轻很轻,右手的铅球也在膨胀着,变得很沉很沉;左手的氢气球继续膨胀着,它飘起来了,你的左手也跟着飘起来了,右手的铅球也在继续膨胀着,它太重了压得你的手一直往下沉,往下沉。
好,不要动,请同学们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手和周围同学的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作答
师:其实,这个游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对心理暗示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认知。
(二)积极心理暗示
1、刘新芝的故事
刘新芝在文理分科考试后从平行班到了实验班,步入实验班后她发现自己与班里同学的差距很大,她很担心自己跟不上,经常能听到她叹气:唉,数学好多都听不懂,我的数学成绩肯定会考得很差!整个人也看起来情绪低落,无精打采,期中模块考试成绩出来了,她的数学成绩果真考得很差。后面她决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她每天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把数学学好,一定要提高数学成绩,加油!她主动提出当数学课代表,每天午检给同学讲题,自己不会的就提前找老师问,半学期下来,她的数学成绩逐步提高,整个人也充满活力,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在2013年她考上了大学
积 极 心 理 暗 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