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因爱而心动 为爱而行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2-2013学年度春季工作总结
因爱而心动为爱而行动
河南省民权县明德小学现有在校学生420人,11个教学班,教师33人,女18人,学校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校舍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9000册,生均21册。
2008年,在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的援助下建成了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一幢,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人数稳步增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校园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精巧,绿化有序,美化得体。但还有很多之处不尽人意,关键地方还在于课堂。
为什么要进行课改,是因为看到了孩子在课堂上那双痛苦的眼神,孩子的天性被教师的神圣摧残着。口头上的为了孩子的一切和各式各样的改革,实际在扼杀着孩子的一切。也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着美丽的藉口。回顾新中国教育的改革历程,可以把中国教育的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机械知识的传授阶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新生的中国亟需各方面的建设人才,随之而产生的教育也是秉承老祖先的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不顾学生的感受,老师只顾自己机械的,滔滔不绝的说教。
第二阶段:启发、诱导、传授知识的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外国的一些新的思想也随之而来,以前的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种种弊病,随之,教育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此同时,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如:启发教学,分层教学,六步教学,情境教学,尝试教学,赏识教育等等。其实这些模式多是以知识为核心,都是围绕教学生学会知识去做的。能创设班级的民主氛围,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如何获取更多的知识,体现出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第三阶段:素质教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教师能关注知识、关注生命,注意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体验。但是大多数的所谓教育家和教育者们乐此不彼的改革,围绕着新课标,打着课改的幌子,忽悠着国家,忽悠着家长。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做。他们内心其实就是一句话:现在的形式就这样,何必呢?
也许只有对教育无限热爱的人,或者是身处逆境的民办学校里的老师们,他们从实际的教学中,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孙六镇的民办教育为什么如此红火?那是因为老百姓看到了公办学校的“腐败”和“堕落”,所以,我们痛定思痛,迫于这样的压力,也为了给孩子一个真正幸福的童年,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才不得不进行的教学改革。
学校领导组多次开会讨论又多方面论证,一致通过我们学校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随后,每个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后,我们都要召开全体老师会议,学校领导反复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课程的改革
我县尝试教学课改实验的第一个学期,学校进行了一些小的变动,但只有个别班级、个别老师进行了改革。原因是学校不能给老师一个具体的、容易操作的成熟模式,有些老师也想进行尝试,但终因操作起来太难做就有了应付之心。有的老师害怕影响教学的成绩干脆就不去改革,还是原来的老方法教学。自从听了安徽铜陵一个老师的一节课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案。这个方案的教学过程如下:
引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

因爱而心动 为爱而行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7-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