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庭社会学第二讲 个体婚家庭的演化.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个体婚家庭的演化
第一节  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第二节  个体婚家庭的特征
第三节  个体婚家庭的演变
精选课件
第一节  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一、个体婚家庭的产生
个体婚家庭即一夫一妻制家庭。
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婚家庭是从偶婚制家庭经由家长制家庭过渡而产生出来的,它的最后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精选课件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开始萌芽→人际地位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个体婚家庭产生的动力
精选课件
对偶婚后期,由于家庭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制约,主夫与主妻成终身夫妻
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妇女在劳动中处于附属地位,男子寻求剩余财产的独占,并传给后代,继而要求妻子的绝对忠贞。随着私有制、父权制,女性地位开始了历史性沉沦。
精选课件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了”。
            —恩格斯
精选课件
(一妻一夫制)
个体婚的主要特点:
,单方面限制、压抑女性
“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有了它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 恩格斯
精选课件
二、中国古代的婚姻礼制
早婚习俗
婚姻礼仪
多 妻
出 妻
精选课件
墨子主张早婚,“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
(一)早婚习俗
儒家主张晚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男子三十筋骨坚强,任为人父,女二十肌肤充盈,任为人母。”
精选课件
古代男女初婚年龄一览表
时代 男 女
周代 30 20
战国(齐) 30 15
战国(越) 20 17
西汉 15
东晋 17
北周 15 13
唐代 20 15
北宋 15 13
南宋 16 14
明代 16 14
清代 16 14
精选课件
③儒家“孝悌”观念是早婚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1. 原因:
①历代当政者用行政手段强制人们早婚早育。“王也者,势之众也。 ”
②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刺激人们早婚早育。
精选课件

家庭社会学第二讲 个体婚家庭的演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3.70 MB
  • 时间2021-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