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代刚(江油市含增镇学校)
教学目标:
。
、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郊《游子吟》导入
二、预习检查
PPT出示生字词,学生拼读。
三、作者简介
朱德,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1944年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
四、文体介绍
提问:
?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五、梳理结构,整体把握
讨论: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六、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七、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讨论:
?
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
—13段)。
,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主要写了四件事。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6.回忆我的母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