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回忆我的母亲
精彩开篇词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女写字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期望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感受文中平实质朴的语言,领会作者所抒发的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赞歌,它亲切真挚地吟诵了人类最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中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直入人心,催人泪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么报答得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朱德元帅写的一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看他是如何来抒写母爱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迁徙(xǐ)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勉强(qiǎng)
衙门(yá) 血溅(jiàn) 瞒着(mán)
辍学(chuò) 慰勉(wèi miǎn)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2.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3.背景链接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交流点拨】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第二部分分层,以在家—离家—感谢母亲作为分界点。
第1层(2-8)宽厚仁慈,勤劳简朴,坚强不屈
第2层(9-13)支持“我”求
6 回忆我的母亲[7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