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相关知识。
   。
   。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
  。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准备:(红笔、黑笔,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屏幕展示:课前准备(课本 笔记本 双色笔);
今日赠语: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齐读三遍:我是最优秀的,我一定能做的更好!
同学们,孔老夫子有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时间是多么神奇。我们来看一首小诗——高士其的《时间伯伯》(多媒体显示),大家齐读一遍。时间有脚吗?(没有)那么,可见这首小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拟人)。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文题就源于高士其这首小诗。(板书课题:)这课题也采用什么修辞?(拟人)这是一篇科普作品,了解一下它的作者( 看图了解陶世龙)。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第二张“恐龙化石”、第三张“三叶虫化石”。(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目标,指生读,明确重难点)
  
自主学习 走进文本
检测大家预习效果。大屏幕展示: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并回答共几段?
  ?数一数共几段?分别是哪些?在这些段落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是哪几段?

  全班交流:,每个词齐读三遍并书写;。,(1、5、7、13、18、22、24、27),其中5、7、18、22、24、27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四个部分。把小标题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第一部分 (1—4 ) 引出话题:时间漫谈。
  第二部分 (5—21)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第三部分(22—29)石头上的故事。
  第四部分(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2.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得同学读第六自然段。就在我们读文章的时候,某些地方的岩石又开始了新生的过程。
 (1).阅读课文7-18段,找一找岩石经受那些“攻击”,用几个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
(2).课文19-21自然段中,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自主学习3分钟后,全班交流)
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研读课文7至21自然段。边读边讨论并用笔勾画出问题的关键词

《时间的脚印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