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野望》[3].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野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一、重点
熟读,背诵并默写五首诗,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体会唐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二、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PPT上背景,谈一谈这幅图画给人的感受。
明确——孤寂。
二、认识作者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三、朗读诗歌
1.熟读古诗,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东皋(gāo) 犊(dú) 崔颢(hào) 萋萋(qī) 燕然(yān)
2.读准节奏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读出情感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在秋日傍晚十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时写下的。
四.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了解诗歌大致含义
五.再读诗歌,品味赏析

明确:“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讲究形与色、动与静、人与物、情与景的结合,试以此赏析《野望》的颔联和颈联。
明确:颔联和颈联的四句写薄暮中所

《野望》[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