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教学设计
满江中学 朱丽
学习目标:
1、参考书下注释和教师适当点拨,正确朗读课文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体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特点。
3、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体会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A.提问: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各名文诗歌?
湖北: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江西: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作者介绍:阎伯理,唐代作家
三、检查预习
隅 祎 憩 邑 闼 窥 巃 嵸
四、配乐朗诵
①读音②节奏
原文: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五、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
六课文品读
1、文章用了什么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从上到下)
2、文章语言有何特色?简洁、整散结合
七、对比阅读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文与崔颢的同题诗有何异同?
同:1、两文都写到了和黄鹤楼相关的传说。阎文用“费登仙”的传说来解释黄鹤楼得名的缘由;崔诗前四句从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似随口说出,颇为自然。2、两文都写到登楼的所见所感。阎文从“观其耸构巍峨”至文末,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出了黄鹤楼高大巍峨的总体特征,抒发了登楼如临仙境的感叹。崔诗第三联描述了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尾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
八、咏楼诗文知多少(课外积累)
九、欣赏谭晶的《黄鹤楼》
七、板书设计
《黄鹤楼》教学设计[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