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教学过程:
: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中华人民共和,中华人民共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一篇叙事散文。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公祭悼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
,扫除加粗字词障碍。
佃(diàn)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祖籍(jí):原先的籍贯。
溺(nì)死:在水或其它液体中窒息
私塾(shú):旧时私人办的初级学校。
勉强(qiǎng):将就;凑合。
[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和蔼(ǎi):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妯娌(zhóulǐ):兄的妻子和弟 的妻子的合称。
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 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衙门(yá):旧时政府机关。
横蛮(hèngmán)粗暴,蛮横
节衣缩食(suō 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zhī chēng):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整体感知。(要求:快速阅读,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
1、段落层次:(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 )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一层,(2-8)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其中“退佃搬家”表现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9——13)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送子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支持革命。】【热爱劳动】
第三层(14-15),从三个方面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2、讨论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 点明写此文的原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B 点明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
C点明叙事线索:“勤劳一生”,引出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
D 点题。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
回忆我的母亲[14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