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优秀品质。
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世上对你最好的那个人是谁吗?是呀,是妈妈。我们每个人都在妈妈编织的爱的摇篮里长大,我们的血管里流着妈妈的血,我们的言行中有妈妈的教导和叮咛。不管我们长多大,走多远,都会感念母亲的深恩,不管她在身边还是在远方,我们会记得,记得她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记得她给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影响,因为妈妈永在儿女的心中……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今天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一同走进伟人朱德的情感世界。
二、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介绍作者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位居十大元帅之首。(1955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2.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二)积累基础
1、读准重点字的读音。
韶(sháo)关 仪陇(lǒnɡ) 祖籍(jí) 妯娌(zhóu li)
溺(nì)水 私塾(shú) 佃(diàn)农 横蛮(hènɡ mán)
勉强(qiǎnɡ) 和蔼(ǎi) 不辍(chuò) 管束(shù)
2、重点词语注释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慰勉:安慰勉励。
3、同义词辨析
悲伤 悲惨 哀痛 悲痛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哪些词语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母亲的品质?
2、母亲的“勤劳一生”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
3、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四、母亲形象小结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母亲的勤劳俭朴;
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里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母亲对革命事业的支持等等。这些事例平凡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五、体会作者的感恩之情
1、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
回忆我的母亲[5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