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1].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叙议结合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简洁、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4. 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体会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 的方法。学习母亲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教学重点:分析母亲的形象;认识本文选材的典型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情境导入】
同学们,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的第一位老师。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并加以适当抒情和评论。
,在生字词处标上记号,思考课文的段落层次。
明确: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9~13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对上面的分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分歧主要是14、15两段到底归到第二部分还是最后部分。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这两段应是紧承上文做总结;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应和最后两段组合在一起。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
  二、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还”字的语句,找出一句抢答一句。
示例: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②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③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④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⑦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⑧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⑨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⑩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还”字句来直接刻画母亲形象的。
(1)学生品析:上述①~⑥句中的“还”字,各写出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学生明确:
①②句写出了母亲的勤劳,③④句写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⑤句写出了母亲的宽厚仁慈,⑥句写出了母亲同情支持革命。
(3)教师点拨:上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26 KB
  • 时间2021-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