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文由 cdled007 贡献 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2004 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工作总结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工作的开展情况 2004 年,是我院全面体制改革的第一年,第3 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 进一步深化了教学改革,其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随着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长, 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机械制造专业人才成为市场热门,同时,对其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深入学习,广泛调查,征求意见, 用市场需求指导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年度,我们进行了社会用人市场需求调查;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考察人才市场等社会需求情况研究。学习有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文件。二、调研和学习工作总结根据调查研究和学习相关资料,教研室全体教师在理论和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特点。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育人特色。教师应把根据不同技能模块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即横向体系。以此形成的能力课程,学生学了就能应用,能用、会用、管用,能够真正形成岗位能力。这种教学,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采取应用型教法的职教教学规律。职教课程体系的改革, 需要把专业学科为本位变为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也就是说, 要把普教模式下的各科分立、自成体系的纵向课程改变为以岗位能力为前提的、按照 1 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科课程重新组合的横向课程。以此突出知识和技能的岗位应用性,缩短教育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强化技能,同时,让“双师型”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改变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需要以岗位能力为前提, 建立技能模块体系, 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 组织课程, 选择教学方法, 建立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质量检测的机制。这既是教学改革的难点, 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希望所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全过程; 正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正确把握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与完善同高职教育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培养更加适销对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 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1) 知识分割过细。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 有些专知识分割过细。过细业口径狭窄, 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 因此各门课程之间分割的很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 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都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有2)课程内容陈旧。的甚至更早,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缺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 如生态环境问题等, 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 新颖性, 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需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