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
简介
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黑龙江的俄语名称为阿穆尔河)、阿尔泰虎、乌苏里虎、满洲虎、北亚虎、远东虎、朝鲜虎。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部和朝鲜半岛(主要为两江道的三池渊郡及大红湍郡之长白山一带),是现存的最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
外形特征
东北虎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在岩洞或草丛中休息。常以野狼、鹿、兔子、野猪、青鼬、狐狸等动物为食,偶尔捕食蛇类和鱼类,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半岛,是现存体型最大和战斗力最强的猫科动物之一。
生活习性
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
东北虎主要捕食鹿、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捕食方式为偷袭。
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之一,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其中以东北虎最为名贵。东北虎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它体魄雄健,行动敏捷,肩高1米以上,,尾长约1米,体重可达350多千克,有“丛林之王”的称号。东北虎的毛色鲜明美丽,虎爪和犬齿利如钢刀,锋利无比,长度分别为6厘米和10厘米,是撕碎猎物时不可缺少的
“餐刀”,也是它赖以生存的有力武器。东北虎捕捉猎物时常常采取打埋伏的办法,悄悄地潜伏在灌木丛中,一旦目标接近,便“嗖”地窜出,扑倒猎物,或用尖爪抓住对方的颈部和吻部,用力把它的头扭断;或用利齿咬断对方喉咙;或猛力一掌击到对方颈椎骨,然后慢慢地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 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狍子为生。它白天常在树林里睡大觉,喜欢在傍晚或黎明前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可达60平方千米以上。东北虎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四出游荡,独来独往,没有固定住所。只是到了每年冬末春初的发情期,雄虎才筑巢,迎接雌虎。不久,雄虎多半不辞而别,把产仔、哺乳、觅食的任务全部推给雌虎。雌虎怀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仔,每胎产2—4仔。雌虎生育之后,性情特别凶猛、机警。它出去觅食时,总是小心谨慎地先把虎仔藏好,防止被人发现。回窝时往往不走原路,而是沿着山岩溜回来,不留一点痕迹。虎仔稍大一点,母虎外出时将它们带在身边,教它们捕猎本领。一二年后,小虎就能独立活动。东北虎的寿命一般为28年左右。
常言道:“谈虎变色”,“望虎生畏”。在人们心目中,老虎一直是危险而凶狠的动物。然而,在正常情况下东北虎一般不轻易伤害人畜,反而是捕捉破坏森林的野猪、狍子的神猎手,而且还是恶狼的死对头。为了争夺食物,东北虎总是把狼赶出自己的活动地带。东北人外出时并不害怕碰见东北虎,而是耽心遇上吃人的狼。人们赞誉东北虎是“森林的保护者”。
东北虎的分布范围
东北虎分布图表
历史分布
19世纪中叶,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夫山麓,北沿外兴安岭以北,东经鞑靼海峡一直到库页岛,都有东北虎的分布,向南也曾远及华北北部。历史分布区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朝鲜半岛、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北部、蒙古接近于中俄边境地区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和远东的大部分地区。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猎杀,东北虎的分布开始逐渐退缩,在我国东北虎的分布区首先是由南向北,然后是由西向东退缩。在20世纪初辽东地区还有虎的分布,50年代便向吉林退缩。在朝鲜分布的东北虎于1950年灭绝,韩国的东北虎绝迹于1930年。蒙古的东北虎消失的最早,于1923年绝迹。
东北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