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doc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摘要】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是全国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 处北京西南,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闻名的革命史迹。但多年来,该地区 发展迟缓,旅游经济水平低,产业结构亟需改善。本文通过发展战略研究, 运用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和组合分析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竞争环境 和战略资源分析,确定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关键因素。针对卢沟桥地区旅 游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提出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验旅游战略。同时, 结合该地区旅游发展战略,从产业经济学和空间规划的角度,对相关旅游 资源建立理想的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和规划布局原则,保 证该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旅游案例
21世纪的旅游业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目 前,旅游业产值占全球GDP的11%,就业人口占全球8%。近20年来,每 年均保持着5%以上的增长。2008年,我国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 16万亿 元人民币。据世界旅游组织(WTO/OMT)预测,至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世 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增长,其产业结构 调整的过程也使旅游经济不断发展。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合理的空间 布局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旅游区的空间布局是一个社会、经济、环境 的综合课题。
一、研究背景及任务分析
1、 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概况。卢沟桥文化旅游区位于北京西南,距北 京西站仅10公里。这里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闻名的 革命史迹,是京城通往我国中原地区和周口店、潭柘寺等名胜古迹的重要 门户。从2005年起,“红色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又一个亮点。按照中 央和北京市的战略部署,卢沟桥文化旅游区是全面贯彻落实红色旅游发展 规划纲要的重要基地。
随着卢沟桥、宛平城、岱王庙(拟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抗日战争纪念碑和抗战纪念雕塑园、“七•七事变”遗址公园(拟建)、卢 沟晓月湖公园(拟建)、明清古建筑博览城、世纪森林公园、大宁水库水 上乐园(拟建)等旅游项目完善和升级,该地区将形成全国最大的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和北京西南较大的文化休闲体验旅游中心。
2、 研究目标。卢沟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多年来经济发展迟缓, 旅游设施严重滞后,旅游产业结构亟需改善。根据政府要求和经济发展需 要,应充分研究该地区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关键因素,确定旅游发展战略 核心和战略重点,选择战略实施方案,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有效推动战 略目标的实现。同时,结合该地区旅游发展战略,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对相 关旅游资源建立理想的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建设原则, 保证该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3、 研究意义。在社会效益方面,卢沟桥地区抗战史迹影响并教育城等珍贵文物也展示了中华民 族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建造技艺,该地区旅游发展将促进就业,直接有利
于文博保护和人文历史的延续。在经济效益方面,充分挖掘该地区历史文 化底蕴,对原有旅游项目适度创新并进行新景区开发,使地区各种资源利 用和配置更加有效。在环境效益方面,卢沟桥地区是北京西南重要的门户 和风口区,通过旅游区全面改造与开发,将有效梳理路网结构,促进绿化 建设和水系治理,彻底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同时,旅游开发将增强该地区 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优美的首都人文环境。
二、竞争环境和资源战略能力分析
1、 环境影响评价(PEST分析)。在政治因素方面,政府稳定和社会安 定往往是旅游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地区旅游发展已得到了地方政府 的大力扶持,卢沟桥及宛平城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了北京七个申报世界遗 产的后备项目之一,其旅游发展政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经济因 素方面,旅游业依托于,其产品收入弹性较大。随 着我国GDP快速增长,旅客的有效需求激增。加入WTO对外资合作放松管 制后,旅游业较高的资本升值和运营利润将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在社 会因素和技术因素方面,抗战史迹对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影响使卢沟桥驰名 中外,随着旅游区科学规划建设和旅游新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将有效改 善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为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广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迅捷、有 效的支持。
2、 竞争与环境分析。卢沟桥地区旅游产品按照爱国主义教育类、观 光旅游类和文化休闲类等划分,其周边竞争对手分别是以焦庄户、世界公 园、青龙湖公园等为代表的主题教育和服务设施。由于现有餐饮住宿、旅 游交通、旅游商品工厂等相对独立且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足,旅游产业
链短,没有统一的销售网络和组织机构,旅游区管理部门总体协作难度较 大,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其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
北京市卢沟桥地区旅游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