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改过的)毕业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2 绪论……………………………………………………………… 2 一、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应然关系与契合意义……………… 3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应然关系……………………… 3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契合意义和价值……………… 3 二、中国法科大学生职业衔接存在的问题…………………… 4 (一)枚举法科大学生典型职业去向的衔接现状…………… 4 (二)法科大学生职业衔接背后反映的法学教育问题. ……… 5 三、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的基本设想……………… 6 (一)变革我国法学院系教学板块和机构设置……………… 6 (二)打造层次分明统一的中台………… 7 (三)强调以实际工作经验作为法律工作先决条件…………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的三十年亦是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繁荣壮大的三十年,在这一黄金时期中国的法律事业无论在质与量上均有翻天覆地的提升,但伴随着法学院系的大量兴办、法学教育的泡沫式扩张以及法律职业商业主义、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渐浓。教育法律,作为教育管理工具之一,受到教育发展特点的制约,法学教育正在与法律职业逐渐脱节,不能很好的为新世纪中国全面发展服务,正是基于这个紧迫现实,本文从如何实现中国法科大学生良好职业衔接出发,探寻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好契合路径,从而为中稳就业做出贡献。本文于第一章开篇阐述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正态关系,也从此为全文的探求寻觅制定目标和方向。从法学、哲学、社会、历史的宏远角度依次道出了真正恰当地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良善衔接和有机过渡的最直接、间接以及终极的意义和价值。论文第二章放眼广观对当今世界主流典型法治国家的过渡衔接模式逐一审视考察,最后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模式中总结出宝贵规律和核心特点,从而吸取精华、折中损益以便最终充分结合我们中国实际解决问题。第三章枚举了中国法科大学生三种典型职业去向所体现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现状。最后一章反思整理中国目前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培养非对称性的现状。关键字: 法学教育法律职业衔接与过渡法治浅谈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绪论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越来越多的法律、越来越多的法律人、越来越多的诉讼,展现了中国宏观景象中的法制。这个法制化进程输送人才的法学院,也展现出不甘人后之风,越来越多的法学院、越来越多的法学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中国法律学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姿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但同时,在这一片繁荣的内部,却仍然存在着问题。大体而言,中国法制化的人才供给流程,在正规化的两个方向纬度框架内, 内部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规范之处。从法学教育方面而言:法科学生越来越多, 法科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从法律服务方面而言:高级技术型法律人才供给短缺、基层法律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在不同的空间同时存在。法学院法科生是多了,还是不够?法学

(改过的)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