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 雅 小 学 语文 科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六 年级 班
第( )周
教学内容
《野草》
课时安排
2
单元主题
生命
主 备 人
翟晓燕
参 备 人
董振文、牛婧华
李金翠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致密、坚固、解剖、意志、顽强不强、悲观”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5利用工具书,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
(6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
(7)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力量的伟大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理解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模式
情境探疑 阅读感悟 自学检测 合作交流 展示点评 分层训练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共 案 部 分
个案部分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野草,比如国破山河在,成春草木深。你还知道那些诗句?
2.诗句如此,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是绝处逢生的植物。(出示课件)
3.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文章《野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教师简介作者。
二、设疑自探,整体感知
提出自学要求:
1.学生快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野草的种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得地方做上记号,用“— ”标出。
5.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解疑合探,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其他学生评价。
2.同桌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小组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
4.练习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个段的主要内容。
3.听课文录音,动画显示小草笋等植物发芽推掉石块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谈收获,质疑再探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
3.再读课文,寻找答案。
六、感情朗读课文。
七、课堂总结
八、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积累词语(必做)
2.熟读课文(选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设疑自探
,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 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梳理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自读课文,想一想野草有何特点?
(2)作者为什么赞颂小草的力量?从中体会了作者怎样的的思想感情。
二、自读自悟,解疑合探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同桌交流。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评价。教师相机点拨,指导学生抓住
尊敬普通人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