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与碳酸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岩石!
前段时间《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地质剖面图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也是继《鄂尔多斯西缘及外围盆地地质剖面图集》之后的又一本《鄂尔多斯盆地地质剖面图集》的姊妹篇。这本图集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出版整整用了五年的时间,在图集编排过程中,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的新层系、新领域和致密油勘探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对野外露头的系统观察和大量室内分析测试,并请国内有关地质专家参加野外考察,基本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但还是有一些问题留下遗憾,其中关于图集中介绍的铜川地区长7油页岩中出现的碳酸盐质结核的岩性表述有些混乱,有些是“碳酸盐岩”,有些是“碳酸岩”,有些则是“碳酸盐”。
在之前曾隐约记得在火成岩中也有碳酸盐岩(之前并不清楚碳酸盐岩与碳酸岩之间的区别),只知道它在火成岩中属于特殊岩石类型之一,并不清楚火成岩中的碳酸盐岩与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之间究竟不同在哪里?加上以前只要一提到“碳酸岩”,首先想到的多半都是
“碳酸盐岩”,只是叫法不规范而已。最近打开《火成岩鉴定手册》,并在网上搜到的有关“碳酸岩”的信息之后,对二者的区别才稍有了解。下面是通过百度搜索查到的有关“碳酸岩”的资料:
碳酸岩(carbonatite),是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碱超基性杂岩体有关的、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火成岩。。从它的成因和产状特征可与沉积的碳酸盐岩相区别。属于岩浆成因的称为”碳酸岩”,属于沉积成因的称”碳酸盐岩”。与之有关的矿产为铌、钽、稀土元素、磷、铁等。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为稀土碳酸岩及烧绿石碳酸岩。
碳酸岩熔岩喷发时的温度高达530℃,碳酸岩岩石呈浅灰至灰白色、浅棕色、黄棕色;具粒状结构,细至粗粒,有时呈巨晶结构;常为块状构造,有时见原生条带、球粒和球体构造。化学成分特殊,与一般硅酸盐岩浆岩相比,富CaO及CO2,贫SiO2及Al2O3;与沉积碳酸盐岩相比,富SiO2及Fe、Mg、Al、Ti、P等的氧化物,而CaO及CO2较低。主要组成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及铁白云石,偶尔见菱铁矿。此外,还富含多种(180种左右)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如辉石类、金云母、磷灰石、天青石、铈族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磁铁矿、铌钽矿物、铀钍矿物、萤石、碳硅石等。一般根据所含碳酸盐矿物分为:方解石碳酸岩、白云石碳酸岩、铁白云石碳酸岩和菱铁矿碳酸岩等。
碳酸岩主要呈中心型侵入杂岩体产出,产状有中心岩株体、环状、锥状及放射状岩墙、岩床、岩流及岩被等。碳酸岩常发生强烈分离结晶作用、熔离作用和碱交代作用。碳酸岩的分布与深断裂有关,主要产于古老地台边缘断裂系及褶皱带内中间地块断裂带。空间上它经常与碱性岩
—超基性杂岩体或金伯利岩共生。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有碳酸岩的分布。
碳酸岩常见有某种独特的矿物共生关系:①高温矿物(钙钛矿、独居石)与低温矿物(重晶石、天青石等)共生;②硅质矿物与硅不饱和矿物共生(如石英-橄榄石 、石英-霞石等)。主要类型有黑云碳酸岩 、方解石碳酸岩 、白云石碳酸岩等。在成因和空间上 ,常与超基性-碱性岩系列的岩石关系密切,组成超基性-碱性-碳酸岩杂岩体。碳酸岩多分布在杂岩体的中心,呈岩筒状或放射状岩脉产出。在区域上,这类杂岩主要分布在地壳构造运动稳定的地区,沿深大断裂带分布。
关于碳酸岩的成因常有下列几种:
①超基性岩浆衍生的碳酸盐岩浆结晶生成;
②碱超基性岩浆分离出的富CO2热液交代碱性岩或超基性岩生成;
③富CO2的含矿热液充填围岩裂隙形成碳酸岩伴生的矿产种类多,这是它与其他岩浆岩的重要区别。
中国碳酸岩有火山沉积成因和岩浆贯入成因两种类型。
碳酸岩标本实例:(图3)
1.
岩石名称:方解石碳酸岩,英文名称:Calcite carbonatite
颜色:浅褐;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褐色方解石,少量灰白色方解石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2.
岩石名称:蚀变黑云母碳酸岩(图4);
英文名称:Altered biotite-carbonatite
颜色:浅灰绿;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粒结构
主要成分:方解石、黑云母(部分已褪色)
所属岩类:岩浆岩--超基性深成侵入岩
3. 壳源成因碳酸岩:在野外观察到”大理岩”呈岩墙、岩枝和细脉侵入石英闪长岩。根据石准立等的趋势面分析资料,在深部,本矿区的”大理岩”与石英闪长岩的接触带总是以侵入石英闪长岩内为特征。在”大理岩”与灰岩
碳酸盐岩与碳酸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岩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