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doc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班级:78班
姓名:毛煜
学号:11123604
完成日期:2012. 5. 22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中信泰富于08年的巨亏事件做一个案件分析,并以此引出外汇 期权合约并对此进行简单介绍与认知。
关键词:
引言:中信泰富在08年时的巨亏事件,再次警示我们经融市场风险极大,进入需慎之 又慎。
关键词:巨亏,accumulator,金融风险
正文:一:中信泰富巨亏事件始末
1:案件概括:
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 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 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 有可能继续扩大。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包括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 周至贤。莫伟龙获任集团财务董事,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6. 47港元,跌幅超 过55. 4%,当日收报于6. 52港元,跌幅达55. 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中信泰富的 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 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 集团出手相助。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 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126. 62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 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2009年4月3日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警方商 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中 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
2:巨亏原因分析
加框效应:高估收益头寸。加框效应是指在投资决策时,对低概率事件作出过高的 期望,从而使得投资者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加框效应的实质是没有看到真正的输赢概 率,降低对损失可能性的估计,而提高了对赢利可能性的估计,因此选择了与市场方向完 全相反的决策。
由于特种钢生产业务的需要,中信泰富2007年动用4. 15亿美元收购了西澳大利亚两个 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公司的全部股权。这个项目使得中信泰富对澳元有着 巨大的需求。而为了防范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中信泰富在市场上购买了数十份外汇合 约,即中信泰富把宝完全押在了澳元多头上。在中信泰富看来,澳元在最近几年的持续升 值趋势还将保持,做多澳元肯定会赢利。然而,一场全球金融海啸最终让澳元飞流直下。 对澳元价值前景的误判导致了中信泰富决策的失误,并最终让中信泰富付出了惨痛的代 价。
投入升级:误判市场风险。投入升级主要是指投资决策者为了证明自己最初选择的 正确性,进一步向已经存在较大风险或者证明可能失败的地方继续追加新的投资,希望能 够弥补过去的损失,并最终获得赢

中信泰富巨亏事件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6-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