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劝学》学案主备人: 刘砚红审核人: 张兆红刘艳青 201 2-9 学习目标: 1、熟练背诵全文; 重点句段会默写; (这一环节未完全落实需加强) 2 .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现象; (重点文言虚词“而”的几种用法未完全掌握,尤其是承接和递进这两种用法;另外,使动用法,特殊句式这几个知识点学生似懂非懂,需加强练习) 3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一、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 55分) 一、预习提示: 结合课下注释及有关资料先自主阅读文本, 弄清文意, 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二、自学检测( 25 分钟) 1、作者: 荀况( 约前 313 年─前 238 年), 战国后期赵国人,名况, 字卿。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 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 重实践, 具有一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荀子是儒家学者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做题时出现错误)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 “劝”在本文是“劝勉鼓励”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鼓励人们勤奋学习”。这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 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2、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17 分) 其曲中. (zh òng) 规槁暴. (gǎopù)輮. (róu)使之然也金就砺. (lì)则利参省. (xǐng)跂. (qì)而望舟楫. (jí)蛟. (ji āo)龙跬. (ku ǐ)步骐骥.. (qí)(jì)驽. 马(nú)锲. (qi è)而不舍金石可镂. (lòu)埃. (āi)土螯. (áo)蛇鳝. ( shàn) 3. 解释重点文言实词( 14分) (1)劝. 学劝:鼓励劝勉(2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3 )冰,水为. 之为:变为形成(4 )木直中. 绳中:合乎(5 )金就. 砺则利就:靠近(6 )吾尝跂. 而望矣跂: 抬起脚后跟(7) 声非加疾. 也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8) 而闻者彰. 彰: .. 清楚,听得清楚(9)假. 舟楫者假:借助( 10 )而绝. 江河绝:横渡( 11 )圣心备. 焉备:具备( 12 )故不积跬. 步跬:古代的半步(13) 君子生. 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14) 金石可镂. 镂:雕刻 4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4 分)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木使弯曲(2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5 、翻译句子( 16 分) (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 分)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分) 君子的本性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啊。(3)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 分)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
《劝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