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区 学校 八 年级 物理 学科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主备人:胡家红 备课组长: 蹲点领导(签字):
课题: 课型:新知探究课 课时:1课时 (具体课时任务:第一课时 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 练习 )
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重难点:重点: 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激情激趣
导入目标
独立思考
个体探究
分享交流
合作探究
展示提升
启发探究
随堂笔记
导学引航
目的、方法、时间
独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
重点摘记
成果记录
规律总结
运用多媒体演示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短时间内启发思维,激发提问的欲望。
导入新课
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真伪的故事
内容一:密度与温度
学法:阅读课本P120-121内容,包括插图。注意学会找关键词,自主完成下列问题。独学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随时用双色笔记录下来。
1、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思考:物质密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常见的物质中哪类物质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计算一下1 kg的水的体积及它结成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
3、思考: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怎样防止自来水管冻裂?
4、学习课本----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密度在 ℃时是最大的,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一般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5、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为什么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
内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法: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再读课本P121-122,理解密度与物质鉴定。能跟据密度判断物质的种类。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体育锻炼用的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该球的密度多大?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造的吗?
2、通过上题请你总结出根据密度鉴别物质的基本思路,并思考为什么可以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3、×103 kg/m3,能确定它是哪种液体吗?还要通过什么进一步判断?
4、学习课本,总结密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鉴别种子的好坏、卷扬机等。
预时:15分钟
对学
分享检测:
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②对子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
研讨:
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