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doc成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论文题目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课程代码及课序号 ETH109
课程名称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
学 号
201420069
姓 名
刘佳琦
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法学
考试时间
2015年6月16日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刘佳琦
摘要: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认为,总体的心灵有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 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甚至相关领域学科(比如教育 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详细论述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心灵结构的三个层次, 并由此对教育提出个别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我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引言
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早期诞生的一门探究人类心灵原始意象的深度心理学,它 的创始人——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卡尔•荣格是在以弗洛伊德对人 类无意识的发现为基础上,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及在对临床病人的大量观察和广泛研究 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来的一套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
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psyche)被当作人格的总体,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 思想和行为都包含在心灵里面,它所注重的是人格的统一性及其与整体的一致性,其 核心理论是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在。荣格认为,人 格具有与生俱来的整体性,人类所应做的,首先是保护这种整体性,再进一步发展这 种固有的人格整体,使之达到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分化、整合与协调,实现终极意义 上的精神统一。荣格认为,作为总体的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 无意识,下面本文将分别介绍其各自的内涵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
荣格认为自我意识出现于生命的早期,甚至有可能先于出生,它是唯一一个能够 被我们的直觉直接感知的方面。我认为对我们人类而言,自我意识主要起辨别的作用,
意识能够区分自我和非我、主客体、肯定的态度和否定的态度等。正是因为意识的发 展和分化才使得我们的人格有了一定的持续性,但又使人格的前后有了一定的一致 性。
“意识的整个本质就是辨别,区分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肯定和否定等等。 事物分离成对立的双方完全是由于意识的区分作用,只有意识才能认识到适当的东 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这种对立物的分离产生一种衡量 好坏、取舍的价值标准,从而使人摆脱原始状态并具有特殊的人类尊严蔦
对人类而言,意识具有一种象征性的光明,它的充分发展与分化导致个体意识自 我的产生,为人格赋予了一致性和连续性,人们才会感觉到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是同 样的人。人类的个体化成长进程正是意识的发展过程,随着更多的未知之物被意识发 现、掌握,个体越来越独立、完善。意识光明性的另一重要价值与人类承认、同化无 意识的努力相关。无意识变成意识是一种创造过程。荣格认为,从古代起,这一过程 的创造意义就是英雄神话的主题。这些英雄们具有超乎常人的品质,抗争并击垮企图 消灭自己的黑暗势力。其行动的象征意义在于,人类被精神再生的欲望所驱使,进行 艰苦而冒险的征战,企图征服无意识的致命的吸引,实现新生活和新光明。荣格说, 英雄的升华意味着光明的更新,因此表明了意识从黑暗(即回归到无意识)中获得再 生。11
浅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心灵结构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