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市场
国内物联网发展的挑战和制约因素有哪些?
物联网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巨大,但是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核心技术、标准规范、产品研发、安全保护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及产业规划、体制机制、协调合作、推广应用等管理方面的问题。
第一,行业标准滞后,个行业标准繁杂。标准是物联网规模发展的前提。物联网涉及的标准比较复杂,包括终端、网络通信、中间件、系统架构、业务规范和安全等。以终端为例,国内做M2M终端的厂家,都有各自的硬件接口及通信协议和软件标准,厂家都是定向开发,成本高而规模小。另外,在网络层,物联网中无数个传感器形成M2M互联后就要涉及互联网、无线通信网(3G)等大网的互联互通问题。还有物联网业务的标准规范问题,比如智能电网的规范、移动支付的标准规范、智能家居的规范等。
第二,改造成本高,社会效益显著而盈利性较弱。例如,根据美均每盏灯投入232美元。适合政府的公共事业,如路灯、交通、环境监控等,现阶段物联网应用成本高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我,特别是在芯片、传感器终端、信息处理和应用软件方面。在传感器方面,我国很多的技术相对来说只是做分装方面的工作,核心的技术如芯片方面还是受制于国外,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智能卡、芯片等很多都是依靠进口。技术能力的薄弱,导致我国成本相对较高,成为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制约要素之一。
第1页/共25页
物联网市场
在数据处理方面,包括应用开发、业务平台、系统集成、中间件等,各厂商处于生存及发展期,力量薄弱,相对于IBM、SAP、Axeda公司而言在技术实力和专业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为物体智能而开发的嵌入式软件还没有规模化应用。
第四,产业链上下游缺乏清晰共赢的商业模式,也制约着应用的规模化推广。例如,终端未标准化,导致开发成本高,应用开发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在系统集成领域,受上游供应商供货时间限制,项目周期长,客户分期付款,需垫付资金,资金压力大。对于运营商而言,物联网收益性较差。
第五,目前的需求主要受政策驱动,来自企业的需求还比较初级。
第六,个别企业有垄断产业链的行为。通过资金实力,垄断产业链上的企业,签订排他性协议,禁止与竞争对手合作,极大制约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第2页/共25页
物联网市场
物联网应用的目标客户群有哪些?
原则上凡是存在指挥调度、协同管理等需求的政府部门、商业企业和个人用户都是物联网的潜在客户。物联网不仅要实现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还要实现物对物之间的信息自动化。
对于物联网应用的目标客户群,面向人群的客户群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和家庭3个市场,面向非人群的客户群中出现了物,即动物、器物;有面向人的客户群的营销服务,还有面向非人的,即面向物的客户群的营销服务。
现阶段,针对网络化生产的行业和单位是物联网的大市场。物联网应用具有较大的时空维度变化、巨量的数据交互需求的特征,一旦实现可行的经济的信息化,则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将有划时代的变革。可营销的目标客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政府部门:包括政府、海关、交警、消防、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共设施、社 区服务等。
(2)社会服务:包括广播影视、医院急救、体育场馆、社会福利、文化团体、大中小 学校等。
(3)商业服务:包括旅游、饭店、娱乐、餐饮、物业、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
(4)企业集团:包括油田、矿山、大型厂矿、制造业、农场、畜牧、林业、房地产等。
第3页/共25页
物联网市场
(5)贸易运输:包括公交出租、邮政快递、仓储物流、水运航空、批发零售、连锁超 市等。
(6)大型活动:包括展览会、运动会、大型会议、集会活动等。
(7)个人用户:包括大众社团、家族成员、私人俱乐部等。
虽然如上所示的客户群很多,面很广,但在物联网业务发展推广初期,仍需选择好可切入的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客户。初期只要集中在符合政策导向的应用方面,如低碳节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需求迫切、信息化程度高、商业模式清晰的成熟行业切入。
第4页/共25页
物联网市场
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从目前全球的物联网应用场景来看,按行业应用可以分为安全监测、机械服务和维修业务、自动售货机、公共交通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电动机械和城市信息化等;按功能类别可以分为定位服务、无线POS、智能测量、资产管理和智能服务。
(1)定位服务:主要应用于车辆管理、导航、运输管理与人员跟踪方面,可广泛应用 于公交、长途巴士、
物联网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