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态聚合物
定义:大量实验证明,如果高分子链本身具有必要的规整结构,同时予以适宜的条件(温度等),聚合物就会发生结晶。
聚合物的结晶结构
结晶结构 = 点阵+ 结构单元
实验依据:1、X射线衍射花样
2、衍射曲线
第1页/共18页
X射线衍射花样
等规立构PS 无规立构PS
等规立构PS既有衍射环也有弥散环, 而无规立构PS仅有弥散环。
第2页/共18页
衍射曲线
等规立构PS的X射线衍射曲线
利用衍射仪,便可得到衍射强度和衍 射角的关系曲线。
结晶聚合物具有尖锐的
衍射峰,非晶聚合物具
有平坦的衍射峰。
通常,结晶聚合物是部分
结晶或半结晶的多晶体,既
有结晶部分也有非结晶部分。
结晶度!!!
第3页/共18页
表征结晶度的意义
第4页/共18页
表征结晶度的意义
聚合物的一些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与其结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晶度越大,晶区范围越大,材料的强度,硬度,刚度越高,密度越大,尺寸稳定性越好,同时耐热性和耐化学性也越好。
所以,结晶度是表征聚合物性质的重要参数。
第5页/共18页
结晶度
概念: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 )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
由于部分结晶聚合物中,晶区和非晶区的界限并不明确,无法准确测量结晶部分的质量或者体积。
所以结晶度的概念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其数值也随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结晶部分的体积和质量
——非晶部分的质量和体积
第6页/共18页
目前表征结晶度的方法
1、密度法
基本依据:分子链在结晶区规整堆砌,故晶区的密度(pc)大于非晶区的密度(pa)。晶区的比体积(Vc)小于非晶区的比体积(Va)。部分结晶聚合物的密度介于晶区密度和非晶区密度之间。
假定:式样的比体积=晶区和非晶区比体积的线性加和。
即:
则
第7页/共18页
假定:式样的密度=晶区密度和非晶区
密度的线性加和。
即:
则:
从以上两个求解结晶度的公式可知,若要求得结晶度,需已知3个量,式样的密度,结晶区的密度,非晶区的密度。
式样密度 ——用密度梯度管进行实测
晶区密度 ——聚合物完全结晶时的密度
非晶区密度——聚合物完全非结晶时的密度
目前很多聚合物的结晶区和非晶区密度从
手册中便可查得
第8页/共18页
晶区密度:聚合物完全结晶时的密度
——晶胞密度
▲
第9页/共18页
完全非结晶密度
1、可以从熔体的比体积-温度曲线外推到被测温度求得。
2、也可以将熔体淬火,以获得完全非结晶的试样,然后进行实测。
▲
第10页/共18页
聚合物结晶结构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