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主要累及皮层,脑干和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临床特征变化大,早期易被误诊。1994年西班牙会议确定了诊断ALS的EI Escorial诊断标准[1]
第1页/共22页
1)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体征,在 延髓(球部)、脊髓的颈段、胸段、腰段中至少有三个部位的肌肉无力,萎缩及束颤,包括临床上无
EMG异常的部位;
2)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症状和体征(腱反射活跃、亢进或踝阵挛、假性球麻痹、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等);
第2页/共22页
3)进行性病程;
4)除外神经系统其他进行性疾病。
1998年,Ross等对此标准进行了修改[2],强调了肌电图发现纤颤电位是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证据的重要性。
第3页/共22页
目前,肌电图可行上、下肢肌肉检测以明确颈部、腰骶部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球部受累则需靠胸锁乳突肌、舌肌或面肌肌电图确诊[3],但舌肌不易放松,且易出血,患者不易接受,故不作为常规检查;而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不易发现纤颤电位及正锐波,且需要做较费时的定量分析。
第4页/共22页
因此,我们想到是否可以用胸段脊旁肌自发电位的检测来确定胸段病变,以便对ALS尽早确诊。目前,我国尚无此方面的文献报告,现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5页/共22页
资料及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门诊2001年3月到11月 所收集到的病历及健康对照,共110例。
第6页/共22页
!,ALS组:50例,男38/女12,
年龄18-72岁,。
临床诊断标准采用1998年西班牙EI Escorial修改后的标准。
2,根性损害组:30例,男22/女8
(颈段或腰段)年龄20-65岁,。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标准,全部病人为影像学检查结果与临床及电生理测定符合的根性受损。
3,健康人组:30人,男25/女5,
年龄31-61岁,。
第7页/共22页
以上三组性别,年龄按统计学分析,经配对t检验基本匹配。应用丹麦产MacⅡ肌电图仪进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第8页/共22页
ALS病人除行上、下肢肌,胸锁乳突肌,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外,部分病人还行舌肌检测;根性病变组和健康人组只行上下肢肌电图和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检测。
胸段脊旁肌部位选择为T8、T9、T10、T11这四个部位中的前三段或后三段,进针部位为相应棘突旁开1cm处。
第9页/共22页
三组胸脊旁肌EMG结果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总数 自发电位 无自发电位 P值
阳性率 阴性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S 50 41/82% 9/18%
<
根性病变 30 2/7% 28/93%
<
健康人 30 0 30/100%
———————————————————
第10页/共22页
胸段脊旁肌EMG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