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中悟悟中读.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中悟 悟中读
——《咏华山》教学案例
十堰市十堰大学附小 方雪竹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型”。主要叙述了少年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赞扬了冠准的聪明、有才华。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如何引导学生既领悟本段的文,又能借助文中的优美文字体会诗的意境呢?在教学中,采用读中悟,悟中读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一:(理解“艰难”)
师:(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你能说说上华山的路是什么样吗?
(生积极观察,发挥想象)
生:上华山的路看上去就像一根带子,又长又陡。
生:我觉得人站上去就像要掉下来一样。
生:我觉得像从山上直挂下来的瀑布。
师:现在我们就顺着这条山路上华山,闭上眼睛想想你有什么感觉?
(生闭上眼睛体会)
生:我觉得好累。
生:我觉得很危险,双腿发抖。
生:我是手脚并用爬上去的,要上山顶真不容易。
师:看来,要上华山真不容易,这就是“艰难”。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学生练习朗读,把自己的体验用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反思:
以前的词语教学,总是出示这个词后问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就请几名学生回答,如果学生说的八九不离十,就给予肯定,如果说的太离谱,就再请学生回答,有时学生实在说不上来,老师就包办代替了。这种词语教学方式:第一,脱离了词语所在的环境;第二,使生动的语言变成枯燥的文字符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仅限于生硬的词义记忆。所以在教学
“艰难”一词时,我一改往常的“老套子”,先从图入手,让学生在看图的时候,对上华山的路产生一种“陡而高”的感性认识,学生有了这种感性认识,对“艰难”一词还没有情感体验,所以,接着又创设“如果我们沿着这条咱上华山,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一情境,让学生对上华山的“难”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不但理解了“艰难”一词,也在看、想、读中对语言文字有了真切的感悟。
片断二:(借文悟诗)
师:现在我们也和文中的小寇准一起去爬华山。我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山顶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师范读: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小朋友们,你们也尽情地观赏吧!
(生自由读文)
师:你站在山顶看到了什么?
生:远处、近处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生:一伸手,好像就能摸到太阳。
生:人好像站在白云上了。
师:你站在华山顶上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自己像个巨人,变得好高好高。
生:《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讲过,之所以觉得高是因为大山爷爷把我们托起来的,所以,我认为是华山很高。
师:你说的真好,请同学们试着读这几句话,看看能不能把华山的高读出来。
(生自由试读,指名读,评价后再读)
师:(充满激情地)啊!华山真是太美了!(学生也被老师这一情绪感染)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是观,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生:华山真是太美了!
生:华山,你真是神仙住的地方。(生笑)
生:放假了,我一定要到华山去游玩。
师: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华山赞美了一番,文

读中悟悟中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