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性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未来地震趋势预测
全国地震形势面临非常复杂的情况,国内中强地震先后多次发生,而且全球大地震和特大地震也显著活动,4月14日我国未来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总趋势将会呈现活跃。
二、破坏性地震分类
破坏性地震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级)、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和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四类。
1、造成人员伤亡数十人,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含1亿元,下同)的地震为一般破坏性地震。
2、造成人员死亡20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3、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下的地震;大中城市发生大于级、小于7级的地震;人口稠密地区或县级城镇发生大于7级、小于级的地震,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4、造成人员死亡10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30亿元以上的地震;大中城市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人口稠密地区、县级城镇发生级以上地震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简称特大破坏性地震)。
发生不同类型破坏性地震,应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相应规模的应急反应。
三、地震应急机构体系
(一)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的防震减灾领导小组,震后转变为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责任和任务是立即自动采取紧急措施,负责全县抗震救灾措施的实施,领导、指挥、协调抗震救灾工作。
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由政府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和武装部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宣传部、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地震局、公安局、经贸局、水利局、国土局、电力局、水保局、扶贫办、建设局、卫生局、广电局、交通局、电信局、教育局、科技局、气象局、粮食局、武警中队、消防中队、公路段、财险公司、寿险公司、石油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第一负责人缺员时,第二负责人为成员。在本县发生破坏性地震时,该小组即是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指挥和协调本县地震应急工作。
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府办,由政府办公室主任任主任,地震局长和民政局长任副主任,地震发生后,工作人员从政府办、民政局、地震局等部门临时抽调。办公室承担指挥部办事机构的职责,指导、协调督促各组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指挥部)应自觉迅速赶到县政府二楼会议室集中待命,接受任务。
(二)应急工作机构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等13个工作小组,各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1、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县地震局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
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指挥部和省市地震局报告;
负责与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部门和省市地震局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应急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审查地震新闻宣传报道,组织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抢险救灾组(设在县武装部):组长由县武装部部长担任。
县武装部、消防中队、武警中队迅速调集部队、民兵赶赴灾区,抢救被埋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医疗卫生组(设在县卫生局):组长由卫生局局长担任。
卫生局迅速调集医疗急救队伍、防疫队伍、疾控中心帮助灾区抢救伤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突发与蔓延;迅速向灾区提供急需药品、医疗器械。
县环保局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严格监控污染源;防止污染区域扩大。
4、物资供应组(设在县商务局):组长由商务局局长担任。
县商务局、粮食局、供销合作联社紧急调运粮食、食品与急救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5、通信联络组(设在电信公司):组长由电信公司经理担任。
电信公司、移动和联通公司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经批准可调用其他有关部门的通信系统。其他有关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被毁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6、交通运输组(设在县交通局):组长由交通局局长担任。
交通局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对遭受破坏的市县、县乡级公路、桥梁进行抢修或开通简易通道,并组织、调用车辆,保证救灾运输需要。
公路段迅速组织路、桥抢修队伍,对遭受破坏的国道公路桥梁进行抢修或开通简易通道,保证救灾运输畅通。
7、治安保卫组(设在县公安局):组长由公安局局长担任。
县公安局、武警中队协助灾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交通秩序,保证
重大性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