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质概况 1
(一)地层岩性 1
(二)水文地质特征 1
(三)本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风险 2
四、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目标 2
五、组织机构及机具设备 3
(一)组织机构 3
(二)超前地质预报小组岗位职责 3
(三)机具设备 6
六、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及预报方案 6
(一)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6
(二)分级预报方案 6
七、超前地质预报设计与实施 7
八、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测试技术要求 8
(一)地质素描 8
(二)超前水平钻探 9
(三)加深炮孔 11
(四)地震反射波法(TSP2003) 12
九、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时间安排及工艺流程 13
(一)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时间安排 13
(二)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工艺流程 13
十、质量要求 15
十一、安全防范措施 15
十二、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资料整理技术要求 16
附件:相关表格 17
一、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
(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3)《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上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5)《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6)施工设计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及相关设计参考图;
二、工程概况
刘坪隧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梁村乡境内,刘坪隧道进口里程DK329+,出口里程DK332+900,,为单洞双线隧道,最大埋深148m。隧道进口DK329+~DK329+=1200m的曲线上,其余段位于直线上。~。隧道纵坡为单面坡,坡度及坡长依次为-‰/,-11‰/2600m,-‰/400m。隧道进口与桥沟大桥相连,桥台台尾里程为DK329+,隧道缺口里程DK329+。
三、地质概况
(一)地层岩性
隧道所在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统冲击(Q4al+pl)砂质新黄土;上更新统风积(Q3eol)砂质新黄土、黏质新黄土;中更新统洪积(Q2pl)黏质老黄土;第三系上新统(N2)粉质粘土;侏罗系中统(J2)泥岩、砂岩;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砂岩、泥岩隧道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位属于陕甘宁台坳(又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翼部,是一个基底硬化程度很高、比较标准的稳定地块,是一个经历多旋回构造发展,最终形成的具有多次坳陷叠加的中生代盆地。构造踪迹比较微弱,褶皱和撕裂不发育,总体上为翼西倾平级的单斜构造,倾角一般为2-5°。DK329+~DK332+319里程段地层产状235°∠5°,DK332+319~DK332+900里程段地层产状285°∠5°.隧道在DK332+319处为侏罗系中统(J2)和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的分界,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二)水文地质特征
(1)地表水
隧址区部分沟谷中有水,随季节变化幅度大。调查时在DK330+020右45m有一泉井,,;DK331+193左侧60m沟口附近有一泉井,大略估算影响半径R=+。式中:R—隧道一侧涌水影响宽度(m),K—水体渗透系数(m/d)渗透系数K=。计算所得隧道一侧涌水影响半径为292。
(2)地下水
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潜水。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砂岩、泥岩中,局部水量较丰富,雨季孔隙水多沿土石届面或节理裂隙发育段涌水。该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水位,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雨季水量较大,旱季相对较小。
①孔隙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沟谷或者山坡,山梁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新、老黄土中,隧道洞身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DK329+545~DK329+750、DK332+800~DK332+905,对隧道施工将造成一定影响。孔隙潜水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雨季时孔隙水多沿土石界限股状涌出,干旱季节时水量较少。
②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侏罗系砂泥岩中及三叠系砂泥岩中,隧道区砂岩及泥岩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由于降水入渗,容易在砂岩体风化带内形成囊状富水带,局部水量较大。
(三)本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风险
⑴ 隧道进出口DK329+545~DK329+700、DK332+800~DK332+905,存在黏质新黄土,含水量较高,为潜在软弱面,施工不当会形成工程滑坡。
⑵ DK329
刘坪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