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第1页/共47页
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页/共47页
何谓仁?何为爱人?
“忠者,厚也;厚人,仁矣。” 【王 充】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 【董仲舒】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 子】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经解】 “仁就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 【毛泽东】
【 论语】
“仁也者,人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解题
第3页/共47页
小结:
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就是承认人的人格,承认人是社会群体的成员,应该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
第4页/共47页
探究一:在文中“仁者”的内涵是什么?
第5页/共47页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之本--孝悌
孝悌
内—孝
外-悌
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
修身
谨信、爱众、亲仁
第6页/共47页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仁之则--忠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
(推已及人)
()
()
第7页/共47页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
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自己得到一点所谓“享受”,所谓“幸福”。 ----南怀谨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己及人)
第8页/共47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积极为人)
仁之上--圣
博施济众
仁之方--能取近譬
特点--------推己及人
第9页/共47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于丹
第10页/共47页
《仁者爱人》ppt课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