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因为我高中选择的是文科, 所以对历史书上阐述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部分的内容, 也是很熟悉了的。但如今读了胡绳先生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 感觉自己对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领悟与见解。这书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依据作者本人于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中天国、维新戊戌与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的理论, 划分成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 1804--1840 年, 即为第一编), 从天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 1864--1901 年,第二、三编)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 1902--1912 , 第四编), 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 1912--1919 年,第五编)四个时期,分别论述了不同历史阶段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社会各阶级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 突出描绘阶级斗争这一错综复杂的历史主题, 戊戌变法清晰地勾画了“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展示了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天国运动时, 作者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 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 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是的, 洪秀全把中国传统儒家的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相结合, 勾勒出了一幅“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衣穿, 人人有地耕”的美好图像, 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愿望, 虽然说洪秀全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但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农民的这一心理, 大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反抗情绪, 最终组成了太平起义军。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 但是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也打击了外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名的革命斗争意志, 也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贡献。“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这几大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义和团运动, 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旗伐, 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 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 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 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 在两半社会的中国, 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维新斗争的强大力量。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作者认为, 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 只主张改良, 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 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 对改革主张的有力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 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对于辛亥革命这一伟大的事件, 胡绳先生给予了孙中山为资产阶级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