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那树》 1. 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两星期后, 根也被挖走了, 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 须的大头颅,刽() 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 ,切断所有的动脉() 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 在夏天的太阳下___________( 挺着昂着) 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2) 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_________( 压进碾进) 灰色之下。(3) 缓缓地,路面_________( 洒上染上) 旭辉;缓缓地,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 3.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 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做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深入的思考。 B.“入夜, 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 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 泄漏了秘密, 很湿, 也很有诗意”一句以诗化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语言精练,形象逼真, 节奏感强,而又蕴含丰富。 C. 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 一直默默奉献, 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 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 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 全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 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4. 阅读课文 1~ 5 段,按要求回答(1) ~ (3) 题。(1) 第 2 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其一进行简要赏析。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第 3 段中“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 霉黑潮湿的皮层上, 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一句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体现了树的什么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中考链接 2011 年 3月 15 日新闻资料日前,南京市地铁三号线即将开工建设,主城区内超过 600 棵树要被迁移出主城, 为地铁大行宫站让道。加上地铁十号线的建设在内, 主城区一共要迁移 1100 棵树。据政府部门统计,建设地铁三号线将迁走的 600 棵树中, 约有 200 棵为法北路上已经有 40 多棵法国梧桐被砍去枝叶,只剩主干部分,等待迁移。被南京市民视为“城市灵魂”的法国梧桐树的命运, 引发了南京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2006 年年初, 南京地铁二号线因建设需要, 也曾迁移过一些行道树。开始迁移主城区线路沿线的行道树, 这批行道树主要集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训练题24.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