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设计
临洮街二小 马冬青
一. 设计指导思想: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二. 教材分析: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的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三、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家住农村,他们善良有爱心,时常可以看见麻雀、鸽子等小鸟,像翠鸟这样的小鸟,他们却很少见到。本文文采飞扬,孩子们对翠鸟这篇课文的学习比较有兴趣。但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所以教学设计一定要直观形象为主,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法学法:
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对比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老师通过录相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前提下,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质疑问难,诵读探究,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媒体选择:
幻灯片、录相、翠鸟挂图、生字卡片
七、教学程序: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5、翠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看看课文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
(描写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翠鸟外形的。
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
、教师适时点拨。
外形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
②.体态小巧玲珑(理解“小
翠鸟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