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2012-06-11 20:39:56)
【讲座主题】感悟中国智慧
【演讲者】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地点】成都金沙剧场

引言
主持人在介绍我,其实别的身份都可以不介绍,我只是希望作为你们的亲戚,和
大家见见面聊聊天,因为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有很多管我叫妈妈的孩子,还多了
很多大哥大姐。
在 2012 年,中国的主题词就是信任的危机,我们担忧食品还安全吗?出行还安
全吗?卫生还安全吗?我们对一切安全的追问,源自于一个问题,我们的内心还
信任什么?在这样一个时候回来,不是因为我内心有多么高尚,而是我在这里能
体会到一种朴素的温暖,是你们给我的。
所以,我到金沙讲坛,要深深的向成都的这些亲戚、这些父老乡亲们深深道一声
“感恩,谢谢你们。”
一、我为四川而“流泪”
今天上午,我在金沙讲坛和大家见面,中午就要赶到四川电视台,下午要在那里
做一个直播。我在那里做直播,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每一次做直播,我都会说:“今
年我争取不留泪。”前四次,我很不争气,都哭了,都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其实
每一次流泪的原因都是不相同的。
第一次是因为猝不及防的苦难,几十年的风调雨顺,巨大的灾难突然的降临,数
万生命近乎野蛮的方式消失,这次流泪是因为巨大的灾难和伤痛。
第二次(2009 年)流泪是因为四川人身上不可思议的顽强、强大的修复能力和
深切的感恩之心。我们发现房屋修起来了,地震的痕迹在淡化,可是我看见了四
川人身上特别美好的一种品质,就是他们“永远的感恩”,他们不断在感恩。这
就是让我感动和震撼的地方。
第三次,我看到了在一个大的苦难的节点上,爆发出来的凝聚力。在四川电视台
我看到了不同灾区的画面,我问“是不是沙盘”。电视台的人告诉我,那不是沙
盘,而是实景拍摄。不可思议的是,每一个地区都有了新的规划、新的定位,都
有了自己崛起的崭新的起点。这种震颤仍然让我流泪,因为生命中总有一种力量
让我们泪流满面。
第四次,发现四川人已经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再次被感动。我们应该想想,“5·12”
到底给我们内心一种什么样的凝聚力量,给我们一种什么样内心的归属。
2011 年到 2012 年,我们始终在叩问信任,从去年的春天到今年的春天,我们看
到对于食品安全的叩问,我们看到对于公众诚信的叩问,我们看到对红十字会的
叩问。我们在寻找心灵可以承受的底线,所谓该返璞而归真,我们是不是可以回
到古人那些经典中去,发现宇宙天地间的联系。
二、“5·12”——中国的一份启示录
现在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环保,这其实在我们的古书中早已提出。在《礼记》中便
有记载“地载万物,天垂相,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尊天而亲地也”。“地载万
物”也,就是说,大地承载万物的生长,一切的成长都在土地上进行。同时我们
不要忘记“天垂相”,苍天的星象垂领下来与它对应,这告诉我们世间还有很多
内在的规则,它制约着大地。“取材于地”,我们从大地上取得衣食住行等各种
资源,同时我们要记住一个原则“取法于天”,人从大地上取得财物的时候,一
定会被苍天的规则所制约。所以,我们不能坐吃山空,不能过度的挥霍,须知“君
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没有“取法于天”,我们就失去节制,我们就失去了
持续发展。
“地载万物,天垂相,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尊天而亲地也”,说出了中国人在
生活中的基本情感。“尊天”就是对宇宙自然有一份敬畏之情,要有尊重;“亲
地”就是对大地上人、财、物有一份亲爱之心,有保护之情。对宇宙法则的敬畏
和对人间百态的敬爱,这是人最基本的情感。
2000 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次关注这些话,并不感觉它很遥远。“低碳”“环
保”“可持续”都和这些话有关联。所以,我们有时候做事就应该是一种“回
归”。这种回归,要求不可蔑视世界的法则,对宇宙的规则要有发自内心的尊敬。
今天这个时代无所不能,科技的发达让很多想法都能实现,但是我们已经走得太
远,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512 大地震是一场灾难,但对于所有人都是一分启示录,应该是一份中国的启示
录。因为这场大地震让我们认识到,不管科技多么发达,人的生命在这种天崩地
裂的野蛮的自然力量面前,仍然是脆弱的,孤单的,我们还是会有无助,最后人
间大爱凝聚起来的不仅仅是对于这一个地方的修复,更重要的是它修复了中国人
人心上那种朴素的关爱,和我们尊天亲地的敬畏之情。
从物理上讲,‘5·12’的震中在汶川;从心理上讲,它的震中在每个中国人的
心里。
从物理空间上讲,物质上的救灾在灾区,而从心理空间上讲,每一个人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mchh
  • 文件大小327 KB
  • 时间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