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师德师风案例
师德师风案例
做每一个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 蒋秀花
案例一:
教龄已15年了,按说“修炼”成正果了,但我面对今天的孩子,在教育他们的的件件小事中,才是对我耐心的考验,耐性的考验,师德修养的考验。当学生时我就知道“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意思,当老师就更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要求,因为我们的学他们也是有自尊、也有人格、也需要感受。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他叫张学靖,长得非常可爱,说话细声慢语的。这个孩子的年龄几乎小同班同学两岁,并且特别内向。对学习不是很上心,上课集中精力听课都不能超过十分钟。但对于这样一个孩子,经常有老师跟我反映说他上课不听课;也经常有别的班的学生跟我反映,班级有学生总在走廊跑跳、不戴红领巾……往往这些事情都有他。一个男孩子淘气一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最让我头疼的是期中考试的时候他居然语文差一点都不及格。
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孩子无论是在班级的评比上还是考试成绩上都拖了班级的后腿。但是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老师指责他、埋怨他、推开他,那我想他肯定会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以至于越来越自卑,甚至有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不健康。如果导致这样的结果,那么作为孩子的老师,肯定不是合格的教师。于是我和家长及时沟通、同时也
和科任老师交流。最终,我们都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因为是男孩,所以我决定先让孩子喜欢上我,把我当成好朋友。我想只要喜欢上我就一定会喜欢上我的课,慢慢的喜欢上学时下课找一些他喜欢的话题聊天,对于他一些不好的习惯,我经常都是鼓励的话语。比如说常挂在嘴边的:“你再努力一些,你一定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慢慢的他开始喜欢我了,有时下课经常找我聊天、谈心,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了。上课有时也能看见他主动举手发言。渐渐的我发现他有些喜欢学习了,每次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我都会及时鼓励,让他变的越来越自信。学习上不再是像从前那样老师、家长看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开朗多了,自信多了,并且知道上进了。这样,我和家长终于都可以放心了。
案例二:
我们班上有一个叫刘晓梅的小女孩,她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听到上课铃声响她都紧张。课堂提问,她的小手也总是躲过我的目光。起初,我以为她是学习跟不上。可后来我发现,她不是知识不会,而是害怕。怕在同学面前发言,说话。于是,我找机会与她交流。同她谈“大风车”、“彩虹”,谈“喜洋洋与灰太狼”、“啄木鸟”。谈她感兴趣的话题。渐渐地她把我当成了能够吐露心里话的“大朋友”,原来她一在同学面前说话心就扑通直跳,紧张的不得了。我便同她讲在同学面前发言,也是勇敢的表现。希望她能给自己一次表现的机会。并告诉她:
“老师相信你,试试看,你能行!”
为了能够帮助她战胜自己,我们俩约定了一个秘密,当课上我微笑着望着她,那就是在给她鼓劲。向她点点头就是在说:“试试看,你能行!”同时她回应我的就是高高举起右手,并在心中大声说:“试试看,我以行,一定行!”
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她第一次发言的那节课上,同学们为她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正是这一次次激动人心的鼓励,使她充满自信。渐渐地她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多起来,课下也活跃多了
师德师风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