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编稿:林景飞 审稿:张扬 责编:严春梅
命题趋向:
1.高考试题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大题的解集,全面考查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题型新,分值稳定.一般占5--10分.
2.简易逻辑一部分的内容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有所出现,应引起注意.
规律方法指导: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通过数形结合直观地解决问题.
3.注意空集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
如AB,则有A=或A≠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
经典例题精析:
类型一:正确理解和运用集合概念
理解集合的概念,正确应用集合的性质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y|y=x2+1,x∈R},N={y|y=x+1,x∈R},则M∩N=( )
A.(0,1),(1,2) B.{(0,1),(1,2)} C.{y|y=1,或y=2} D.{y|y≥1}
思路点拨:
集合M、N是用描述法表示的,元素是实数y而不是实数对(x,y),
因此M、N分别表示函数y=x2+1(x∈R),y=x+1(x∈R)的值域,求M∩N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
解析:M={y|y=x2+1,x∈R}={y|y≥1}, N={y|y=x+1,x∈R}={y|y∈R}.
∴M∩N={y|y≥1}∩{y|y∈R}={y|y≥1},∴应选D.
总结升华:
y)|y=x2,x∈R},则必有( )
A.P∩Q= B.P Q C.P=Q D.P Q
【答案】选A.P表示函数y=x2的值域,Q表示抛物线y=x2上的点组成的点集,因此P∩Q=.
【变式3】若,则=( )
A.{3} B.{1} C. D.{-1}
【答案】应选D.
类型二: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2. 已知集合A={x|x2-3x+2=0},B={x|x2-x+-1=0},且A∪B=A,则的值.
思路点拨: 要解决集合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由A∪B=A,从而推出B有四种可能,进而求出
的值。
解析:∵ A∪B=A,∵ A={1,2},
∴ B=或B={1}或B={2}或B={1,2}.
若B=,则令△<0得∈;
若B={1},则令△=0得=2,此时1是方程的根;
若B={2},则令△=0得=2,此时2不是方程的根,∴∈;
若B={1,2},则令△>0得∈R且≠2,把x=1代入方程得∈R,把x=2代入方程得=3.
综上的值为2或3.
总结升华:
①本题不能直接写出B={1,-1},因为-1可能等于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另外还要考虑到集合B有可能是空集,还有可能是单元素集的情况.
②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是集合的重要属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被学生在解题中忽略,从而导致解题的失败。
③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和修正
举一反三:
【变式1】若A={2,4, },
B={1, , ,-, },
且A∩B={2,5},则实数的值是________.
【答案】:∵A∩B={2,5},∴,由此求得或.
A={2,4,5},集合B中的元素是什么,它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当时,,与元素的互异性相违背,故应舍去.
当时,B={1,0,5,2,4},与A∩B={2,5}相矛盾,故又舍去.
当时,A={2,4,5},B={1,3,2,5,25},此时A∩B={2,5},满足题设.
故为所求.
【变式2】已知集合A
={,,},B={,,}.若A=B,则的值是______.
【答案】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