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doc浅析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地进行着 改革。理论上来讲农村金融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 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市场化水平,新型农村金融体 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农村金融在促进现代农业发 展方面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对当地农业的支相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 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普 遍形式是“公司+农户”式的比较松散的契约结合体和股份合作制 农庄式的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结合体。这两种形式都是在小改变农 村现行体制的前提下克服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 场的矛后,打破农工商脱节,产供销分离的旧的生产和营销格局的 必然产物。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必然把城乡、 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各方参与者互信互利、共同 发展,因而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 体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以来,逐步由初 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技术和资
金密集型并重发展。截至目前,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 4 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0. 9%、91. 7%。 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区域优势,促进了产业集聚:沿海地区 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 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特别是 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
尽管如此,目前我还有待提高,龙头企业 总体规模偏小,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与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 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在 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 : 1至4 : 1,而我 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左右。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特别是企业贷款比较困难,经常由于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 问题影响企业对农产品的收购,“贷款难”成了制约需要大量资金 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瓶颈。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就必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 域,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 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依靠农村金 融的大力支持。
二、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整个国 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扩大农业产业化成 果,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并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虽然采取了农村工业发展战略, 但当时片面强调中国特色的农村企业发展模式,农村劳动力“离土 不离乡”,使得在宏观层面上看来应当集聚在城市中的一些产业, 被人为地引导到农村。结果几乎是农村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农村投 资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农村资源严重浪费。而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
浅析农村金融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