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污泥的分类及基本性质
一、污泥的分类
1、污泥按来源分
生活污水污泥,工业废水污泥和给水污泥。
2、污泥按成分和某些性质分
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亲水性污泥和疏水性污泥。
3、污泥按处理方法分
⑴ 初次沉淀污泥 一级处理污泥。
⑵ 腐殖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 二级处理污泥。生物膜法(生物滤池、转盘等) 二次沉淀池沉淀物称腐殖污泥;
⑶ 消化污泥 初次沉淀污泥、腐殖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经消化处理后,称消化污泥或熟污泥;
⑷ 深度处理污泥 三级处理污泥。常称化学污泥。
第1页/共38页
二、污泥的性质 污泥性质:含水率与含固率,脱水性能,挥发性固体和固定碳,可消化程度,湿密度与干密度,肥分,燃烧价值(热值)等。
污泥浓缩和脱水参数:含水率与含固率、污泥密度、污泥比阻与污泥压缩系数等。
1、含水率与含固率
含水率—单位质量的污泥所含水分的质量分数;
含固率—单位质量的污泥所含固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污泥体积、质量与固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式:
p、ω、W、C—含水率、污泥体积、质量及固体物浓度。
适用于含水率>65%的污泥。
第2页/共38页
含水率: > 85%,污泥呈流状;
65~85%,污泥呈塑态;
65%,呈固态 。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
脱水污泥含水率<80%
第3页/共38页
泥饼体积计算式:
ω—泥饼体积,L;
Ws—干固体质量,kg; ρw—水的密度,kg/L; γs—干固体相对密度;ε—污泥空隙率,40~50%
2、密度(相对密度)
污泥密度—单位体积污泥的质量,其数值常以污泥相对密度,即污泥质量与同体积水(标准状态)的质量之比来表示。相对密度与干固体相对密度的关系式:
γ—污泥相对密度; p—污泥含水率;γs—污泥干固体相对密度;
γsρw—单位换算,γs无量纲→kg/L
γ=100γs/{(pγs+(100-p)}
哪个对?
第4页/共38页
三、污泥水分及分离方法
间隙水约70%左右——浓缩法分离
毛细水约20%左右——机械脱水法
表面吸附水7%左右——加热法脱除
内部结合水约3%左右——高温、冷冻法去除
外部水
间隙水
毛细水
吸附水
内部水
脱
水
难
易
顺
序
第5页/共38页
第二节 污泥浓缩技术
污泥浓缩方法主要有重力、气浮和机械浓缩法。
一、污泥重力浓缩
最常用的污泥浓缩法,是利用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相对密度差来实现泥水分离的。本质是一种沉淀工艺,属于压缩沉淀。
1、去除对象——自由水和部分间隙水。
2、运行方式
间歇式—小型污水处理厂
连续式—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重力浓缩的构筑物称为重力浓缩池。
第6页/共38页
3、区域(分层)沉降特征
悬浮颗粒恒速下降
过渡区:
降速减小
压缩区:颗粒集结下层间隙水被挤出
第7页/共38页
第8页/共38页
二、污泥气浮浓缩
气浮浓缩是采用大量的微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表面, 使其密度降低而上浮,实现泥水分离的。
气泡形成方式:压力溶气、生物溶气、涡凹气浮等。
去除对象:γ≈ 1,活性污泥或疏水性污泥。
相比重力浓缩的优点——浓缩程度高,固体回收率达99%,停留时间短,30~120min,好氧环境,避免厌氧腐败和磷释放,污泥不易发臭,运行稳定。
三、污泥机械浓缩
包括:离心浓缩、带式浓缩机浓缩和转鼓、螺压浓缩机浓缩等。
后二者用于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设备的浓缩段。
第9页/共38页
第10页/共38页
环科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脱水固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