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精品).doc论合同法的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合同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为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意思 表示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仅向将来消灭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双方签订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约 定解除条件或是法定解除条件成就的情况,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便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人民法院依法应否受理此类案件,主要看解除合同的案件到底是否 属于民事受案范围。审判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受理,有的不受理,导致法律适用的不 统一。因此,很有必要做一探讨。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合同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为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 意思表示或者法律法规的规定,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仅向将来消灭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一、 合同解除的特征
合同解除具有以下特征:
1、 合同的解除尽适用于已有效成立的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主要应具 有以下条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只有在依法成立并生效后,才存在解除。无效合同、可撤销的合同不存在合同的解除。
2、 合同的解除须达到一定的条件。
依据解除权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将解除权分为法定解除权和约定解除权。
3、 合同的解除必须有解除行为。
解除权的原因发生后,并不当然发生解除的效力,只有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后,合同才因解除 而消失。无论哪方当事人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对方提 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才能达到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二、 合同解除的主体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本条款 的规定,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导致合同的解除,此种解除的情形 称为协议解除。该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 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据此,当事人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行使解除权的条 件,待条件成就时单方解除合同,这种约定解除的情形称为约定解除权。
约定解除权与解除权的行使,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 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合同成立以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由当事人一方在出现某种 情况后通过行使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灭。解除权的行使应当以当事人在订约时或其后约定 的解除权条款为前提。合同订立后,一方当事人根据双方约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通知对方解 除合同,导致合同关系消灭的行为,属于解除权的行使。解除权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也 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约定;可以约定一方享有解除权,也可以约定双方均享有解除权。当
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也即解除权人不必再与对方协商,便可行使 解除权解除合同。
因此,合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应当是合同当事人,而非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
二、合同解除的条件
根据合同解除的不同原因,合同解除条件可以分为约定解除条件和法定解除条件。
(一)约定解除条件。
它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作为合同解除的条件,当合同约定的 事由出现时,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由此产生的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