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民事诉讼调解制度.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民事诉讼调解制度.doc浅议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内 容 摘 要
本文从调解的涵义开始分析,引出全文研讨的主题是法院 调解。首先从
法院调解的概况分析,分别对调解制度的性质、沿革、地 位、作用以及自愿原则、查明事实与分清是非原则、合法 原则这四项调解的基本原则做了阐述。随后联系法院调解工 作的实际,针对当前调解制度存在的四种弊端,列举出“以 拖压调"、“以判压调"、“以制促调"、“以诱促调"、
“无效性调解”、“判决式调解”、“无原则的调解”的错 误调解现象,进而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挖掘其出现的根源, 对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七项建议,即:⑴树 立正确的认识观;⑵改革体制;⑶设立庭前调解;⑷改 现行动态调解程序为静态调解程序;⑸充分运用一切有利 因素;⑹增设惩处恶意调解的规定;⑺将生效的民事调解 书全面纳入审判监督。最后对调解制度的发展提出美好愿 望。
关键词:民事诉讼     法院调解
      原因      弊端
调解是一种双方当事人在第三者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合意 解决纠纷的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是否进 行调解、如何进行调解以及是否接受调解结果都依赖于双方 当事人的自愿选择。调解包括民间调解和法院调解两种类 型,民间调解是指法院调解之外的调解民间纠纷的各种方 式,传统社会里通常称为“息事"或“和息",当代中国民 间调解主要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乡镇法律服务所调解、 律师调解、家族调解、亲友调解和邻里调解等方式;民事诉 讼中的调解又称法院调解,是指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 定,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发生争议的民 事权利义务自愿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 法院调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 案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法制教育思想疏导工作的活动;二 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主持和引导当事人用 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纠纷,达成协议,终结诉讼的一种方式。 法院调解制度是建立在当事人处分权基础上的,是当事人行 使处分权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所重点分 析探讨的仅指法院调解,即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概况
1、法院调解的性质
对法院调解制度的性质,我国民诉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和 观点,以我国民事诉讼法专家江维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赞同以 审判权与处分权相结合来界说法院调解制度的性质,认为当 审判权和处分权这两种权利(力)发生冲突时,当事人的处分 权通常应居于支配地位。我个人认为:要论审判权和处分权 如何行使,哪个居支配地位,主要需结合案件当事人的实际 情况和案情进展情况。故在法院调解制度中,审判权与处分 权常会发生冲突,在两权发生冲突时,法院受自愿原则的制 约,不得将自己的选择强加于当事人,必须接受当事人做出 的决定,调解是在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的。调解活动是 法院对案件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必须得以当事人 自愿为前提,当事人同意接受法院的调解和做出一定的妥协 和让步后达成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依据处分原 则,对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所做出的处分。因此,法院调 解的过程又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过程。
2'法院调解的沿革、地位和作用
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
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各个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就已经提出和推广 了 “调解为主”的方针。1982年制定民事诉讼法(试行)第 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这 一规定将“调解为主"改为“着重进行调解",但在实施时, 有的审判人员把着重调解理解为偏重调解,以调解率的高低 衡量是否贯彻了着重调解的原则,有的法院甚至在每年的工 作计划中规定民事、经济案件调解的比例,达不到规定的要 求,即失去评比先进的资格,有的甚至扣发奖金。造成有些 审判人员为了完成调解指标,违背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强迫 或者变相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鉴于审判实践中在执行着重 调解原则时存在的问题,我国立法机关在对《民事诉讼法(试 行)》进行修改时,去掉了 “着重进行调解”。《民事诉讼法》 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 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这就是现行的法院调解基本原则。
现在,法院调解制度在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 仅用于第一审程序,而且适用于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 序。从审判实务看,调解又是法院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处理民 事诉讼的手段。在法院每年审结的民事案件中,大约有2/3 以上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
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调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
种解决民事纠纷

浅议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21-07-02
最近更新